秦汉期间,为了表扬有功之臣,常常会赐赉一块封地,大臣能够征收赋税、集结民夫,对住民具有生杀大权,说是私家王国也不过分,至于食邑的数量多少,就由官职、爵位、国情来决定了!
其二,赐赉‘剑履上殿,参拜不名’的特权,遵循汉家轨制,文武百官上朝的时候,必须****双足、身无寸铁、高喊本身的姓名、官职、爵位……以示对皇权的尊敬,只要三朝元老重臣,才气穿上一双薄袜子,就是莫大的宠遇了!
……………………………………………………
如此丰功伟绩,谁的进献最大呢……曹操贤明神武,知人善任,乃是最好魁首人物,也是武功武功第一人,持续往下排位吗,大师的答案也很分歧:第二功臣-萧郎莫属!
年纪悄悄,手握重兵,军功显赫,官高爵重,天下九州豪杰之士,那个能与萧郎争锋,翻开青史看一看,两汉四百多年事月中,只要大名鼎鼎的冠军侯-霍去病,可之前后辉映、并驾齐驱了!
别的,曹操亲身执笔,写下了‘大汉第一懦夫’六个字,令人雕镂成一块金匾,吊挂在无愁侯府大门上,两旁插上铁戟六对,用以夸耀无双军功!
其次,天下大乱,九州不决,袁绍、孙策、刘表、刘璋、张鲁、公孙度……盘据一方,手握重兵,顺从朝廷的政令,要想安定各路诸侯,还需求萧逸统兵上阵,攻城略地呢,现在就‘收剑回鞘’,等因而自废武功,机会尚且不成熟呀!
方才结束的大决斗中,萧逸起到的感化,可谓是‘力挽狂澜’,遐想当初,袁绍挥师南下,猛攻黄河隘口,孙策出兵北上,侵犯淮南之地,刘表、张鲁、西羌、匈奴……皆是蠢蠢欲动,想要分上一杯羹,面对天下诸侯的围攻,曹营个人势如累卵,差一点就万劫不复了!
“哈哈!-萧郎出兵淮南,大败小霸天孙策,偷袭黎阳城,截断了袁军的退路,功劳卓著,有目共睹,老夫身为大汉丞相,岂能不厚加封赏呢?”
既然没法削掉兵权,只好死力拉拢民气,不管如何说,萧逸也是曹家半子,平时灵巧听话,紧守着臣子之道,没有暴露涓滴的反意,想到这里,曹操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上面是对萧逸的封赏……
“徐州五郡,富庶非常,又有渔盐之利,大司马必定挑选那边,绝对肥的流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