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 1912章:只许州官放火[第2页/共4页]

况钟目光盯着世人的脸,面上神采忽的变得非常的寂然,好一会儿才双手对着北京方向抱了抱拳道:“我况钟二十三岁承蒙皇上看得起,被选为吏,因众大臣信赖,被授职为礼部仪制司主事,为官数十载,一向是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理义,办事明敏,未曾有半分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百姓的事情……?“况钟语气锵锵有力,落在世人耳里,大家心头为之一振,况大人的大名,众官儿虽在姑苏城,但无法人家名声太响,其平生事迹还是晓得的,况钟自幼聪慧,善于书法,但未考科举,二十三岁时因其文章简明畅达,字又写得好,被选为吏,因行事朴重而获佳誉,后授职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当时是永乐帝朱棣在朝,大臣都知其脾气暴戾残暴,行事谨慎翼翼,但况钟在仪制司任职却无所害怕。宫内藏书阁一次产生火警,朱棣暴跳如雷,宫人皆惶恐失措,担忧脑袋不保,况钟却照实奏明:“卷帙内蠹鱼年久每能生火,恐非人所为也。”因为况钟的沉着平静,才把一起大狱之灾化为乌有。朱棣死,明仁宗朱高炽以廉洁清正考查官吏,况钟被晋升为仪制司郎中,并极力保举有识之士。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当时姑苏知府空缺,因江南敷裕,是一个肥缺,但又是一个“天下第一剧繁难治”之地。因为姑苏又承担交税大户之名。天下收粮三千多万石,姑苏一府七县交粮竟占近非常之一,比浙江一省交的粮还要多。朝廷几经考查,认定况钟为人朴重、行事精干,命他出任姑苏知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