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正色道:“这当然,姑苏一共有秀才五百二十九,举人三百二十一,进士二百二十二,官员一共三百五十六,四品一下有两百五十六,三品以上一共有三十二人,侍郎、尚书一共十五人,至于宰辅,在我朝没有,大户一共八百二十一,富户一千二百二十,贵爵公孙十余人――?”
杨峥嗯了声,道:“看了很透辟,那他们都做了甚么?”
杨峥再一次做出了请字,不等况钟回礼,率先落了座,况钟与邹亮一前一后落了左边的席位。
--
“应当是够了?三年来卑职走遍了姑苏大街冷巷,不敢说了如指掌,但八分数还是有的?“况钟道。
况钟非常回味一番,只感觉这话儿虽大了些,可也不是没有事理,特别是姑苏城,还真是那么回事,他况钟不过词讼小吏出世,仗着有几分聪明,才做了这姑苏知府,能聪明才干,他一定就比得过那些端庄的科举出世的官员,他能在姑苏站稳根底,说到底还是因他这清正廉洁的名声,才获得了姑苏百姓的信赖,才不至于落得黯然拜别的了局。¢£,想到这里忙站起家来,对着杨峥一抱拳道:“大人说的是,卑职承教了!”
杨峥嗯了声,道:“三年又三个月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体味一个姑苏府应当是充足了?“
杨大人点了点头道:“他们的田产有多少?“
“这些人你如何看?”杨峥持续问。
杨峥道:“秀才、举人、进士、官员、贵爵公孙、 繁华闲人只不过仗着多了些权力,多了几分势,多了几分财气,便可坐享其成,大把大把的赚进地盘,反而是百姓,他们无权无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辛苦苦将人力物力财力都束缚在地盘上,到头来还要上交他们难以接受的赋税,小民百姓能耕之地步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以扶养这些蛀虫!”这公允么,你再看看这姑苏城,不过是下了一场大雪罢了,百姓便不得不卖儿弼女,乃至弃田流亡,敢问况大人这可公允?“
这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儿,问得况邹二人有些莫名其妙,但况钟还是一本端庄的道:“三年又三个月?“
况钟办了一天的案子,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听了杨峥的叮咛,便也不再客气,嗯了声,与邹亮开端用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桌上的氛围顿时变得欢畅起来,况钟这才放下酒杯道:“大人前日送来的话,卑职细细揣摩后,不能了解一共有两点,请大人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