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是说二叔?”朱瞻基看了一眼父霸道。
朱瞻基也不粉饰,嗯了声,道:“儿臣一向觉得父王是怕了二叔,才任由二叔欺负,现在儿臣明白了,父王这是大智若愚?”
“朱高熙的心机如何,不但朱瞻基晓得,现在的全部大明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死去的祖父,当年也早有预感?”听了这话儿,朱瞻基点了点头道:“儿臣晓得?”
朱高炽摇了点头道:“你那皇叔再不是,也是你二叔,是父王的兄弟,是你皇祖父的二子,在靖难当中也立下了很多的功劳,倘若你就这么杀了他,满朝文武百官虽不敢说甚么,可内心却会骂你无情,再者那些写史的人,还能放过你,你别忘了那些史官是不怕死的?”
朱高炽点了点头道:“恰是如此,只可惜,你这二叔过分无知了些,唐太宗即位后,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努力答复文教,令隋末动乱之局得以稳定下来,被先人奖饰,可他的皇位毕竟是杀兄杀弟,勒迫李渊才做得天子?你皇祖父平生雄才伟略,又岂能甘心做李渊?当年你皇祖父选父王担当大统,当然有解缙、杨士奇一干人从中周旋,最大的启事,还是担忧你二叔做了那唐太宗玄武门之举?“
今晚持续半夜了,订阅都送下来吧,明天赋发明订阅比昨日少了些,莫非诸位对我的更新不对劲,那我只好加油了!
这史官不怕死另有一个典故,说是《左传》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庄公名光与大臣崔杼的老婆私通。崔杼晓得后,便设想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放肆、专断朝政。但他对弑君之罪非常惶恐,特别是担忧被史官记实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因而他命令将专管记录史事的太史伯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得病而亡。如果你按我说的意义写,我必然宠遇于你,如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崔杼拔剑在手,杀气逼人。齐太史昂首看了看崔杼,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简,提笔而书。书罢,他将竹简递给崔杼。崔杼接过竹简一看,上面鲜明写着“夏蒲月,崔杼行刺国君光。”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伯。
公然,朱高炽吸了一口气,持续说道:“皇儿即位后,倘若三弟还循分,没做出特别的事情来,就让他做一个闲散的王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