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赶去见了点青,干脆就在她那边住下,闲叙着这些年的事情。
说完,她便告别了雁歌,与宋予夺策马拜别。
再说宫中,自打当年宫变以后,摄政王掌权,新帝年幼,后宫当中只要先帝留下的妃嫔。贵妃他杀,皇后遭圈禁,太后居于兴庆宫疗摄生息,后宫事件便交给了先帝的贤妃来掌管,尚宫局协管。
侯夫人年龄已高,晓得此过后几乎昏迷畴昔,宋予夺来见了她,耐着性子解释了一番。只是她白叟家最后能不能想开,就还是另说了。
半月后,两人将统统事情都安排安妥,办理了行装筹办离京。
宋予夺上书请辞, 摄政王并没应允。
摄政王是个惜才的人,可却奈不住宋予夺本身已经盘算主张,再如何劝也都无济于事。
沈瑜也晓得,这些年来宗博义始终在追着点青,天南海北地跑着。只是点青始终记取当年那桩事,到底没有松口,但也没有摈除过宗博义,两人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耗着,像是在比谁先低头一样。
不管摄政王是站在君主的态度, 还是老友的态度,都不会等闲允准此事的。
晴云掌管着尚宫局,在宫中留了数年,近两年则向太后求了个恩情,辞了尚宫一职,到兴庆宫去服侍了。
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特别是像宋予夺如许的名将, 不管是乱世还是承平乱世,用处都大得很。三十余岁就要请辞,这的确是难以设想的事情。
变更的旨意一下,众皆哗然,比当初宋予夺自请到边疆驻守之时更甚。
以是对于老侯爷的要求,他并没应下,只是对付了畴昔。
沈瑜与宋予夺对视一眼,眼中笑意渐浓,而后道:“说不准。或许会到南边去看看,又或许会到小雁荡去住上一年,开个小茶社……”
番外二:旧时景&面前人
雁歌依依不舍地问道:“你们此去,是要到那里?”
“又或者,会出海去看看,看看那边的景色。”沈瑜轻巧地笑着。
以往沈瑜不管去哪,雁歌都是跟着的,能帮着摒挡事情,也算是个打手,可此番倒是被沈瑜留下照看买卖。毕竟有宋予夺在身边,沈瑜的安危天然不会有甚么题目。
沈瑜这些年与晴云的来往从未断过,现在一回京,便想体例让人传了动静畴昔,比落第二日晴云出宫来,就能见着面了。
宋予夺再次上书, 摄政王仍旧没批准, 只是召他回京, 一副要好好聊聊的架式。
告别了旧时景,另有面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