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的兵士笔挺的站立在大校场上,让人面前一亮的就是千余马队,头戴六瓣笠形盔,外罩铁叶棉甲,身穿鱼鳞甲,内衬精钢锁子甲,最里层还穿了一层丝绸软衣,要说这丝绸软衣的好处但是不为外人晓得,此时建虏对于马队的长途杀伤都是用弓箭,而弓箭一旦刺入人体,凭着箭头上的倒刺很难拔出,就算拔出来也要带掉一大块血肉,让兵士们痛苦不堪,但是丝绸的好处就在于,弓箭很难穿透,如果是箭支刺穿了前面两层铁甲射入人体,那么它会连丝绸一起射入,众所周知丝绸是非常光滑的,那么射入以后,丝绸会紧紧裹覆在箭头之上,拔箭之时只要扯动丝绸就很轻易带出箭支,并且丝绸另有止血的感化,只要不是射中关键部位,有很大但愿保住马队兵士们的生命,这个别例刘毅也忘了是从后代哪本军事小说上看来的,到大明一尝试发明结果然的很好。
有了怀表更无益于将领们对行军时候的把握,雄师一起奔驰,一面白日蓝月战旗,一面天启天子御赐的金边青弋军军旗,一面斗大的刘字将旗,三面大气在大风中猎猎作响,指引着步队进步的门路,坐在马车上的步军兵士们大声的歌颂起来,自从引入了文明教员以后,将士们都熟谙了很多笔墨,偶然候他们相互讽刺说对方是秀才举人,而刘毅有一次训话的时候开打趣说大师现在都是知识青年,都是文明人,引得大师哄堂大笑。
喜好逆天明末三十年请大师保藏:逆天明末三十年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飞龙驹仿佛在向仆人证明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它在刘毅胯下不住的打着响鼻,前蹄不竭的在地上摩擦,仿佛刘毅一声令下,飞龙驹就能以离弦之势飞奔而出,刘毅拍拍飞龙驹的脖颈表示它温馨,数千将士,包含不能出征的陶宗和芜湖县民团的兵士们也站立在一旁。
马队们北上二八式骑铳,玄色的铳管在阳光下反射出摄人灵魂的光芒,摆布的马袋中各插着一把二八式双管手铳,全套的铁臂护手,左手佩带袖里箭,右臂挂着小圆盾,手里握着长长的骑枪,马刀跨在腰间,胯下高头战马皆是披着前挡甲,青弋军马队队能够说武装到了牙齿,是这个期间最精锐的马队,他们一言不发,悄悄肃立,给人带来庞大的压迫感,步兵兵士们也以小旗为单位纷繁站立在马车旁,等候刘毅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