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宁寿之如此作答,杨禹便没再说甚么,只是对宁寿之的戒心却更重了。
小九只好承诺下来,杨禹自顾出门找兵士们谈天去了。
直到钩月被乌云遮住,窗外一片乌黑死寂,眼看子时将至,杨禹不得不把东西收好,因为每日子时,对杨禹来讲都是一场凡人难以忍耐的灾害,脑袋里如万千蝼蚁在噬咬,他必须尽力运功,才气勉强扛住那种极度的疼痛。
“姐,你要一同出使鲜卑?”
驿馆粗陋,房中只要一床一桌一油灯,杨禹把灯挑亮些,拿出那天青衣男人临死时交给他的包裹,包裹里只要一枚玉印、一张舆图、一本书,玉印杨禹看过,能够肯定便是正一教祖师爷张道陵留下的三大法器之一“阳平治都功印”。
中间的刘义隆那就更不消说了,因刘道规无子,他才几岁便被过继到了刘道规名下,常日里更没少被这个姐姐敲打,见了二哥的惨样,他赶紧坐正身子问道:“姐,我传闻鲜卑已经聚兵南下了,杨禹就算去了,恐怕也一定能让鲜卑人借道吧?”
杨禹正色地说道:“守甚么守,风尘仆仆赶了一天的路还不敷累吗,从速办理水来泡泡脚,明日还要赶路,好了,我去找人聊谈天。”
“杨使君,时候不早,我们该解缆了。”宁寿之提示了一句。
而“阳平治都功印”代表着张天师的身份,是张天师用来号令鬼神的法印,与“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剑”一起,为历代天师传承。因此正一教又被人称为天师道,又因入教需交五斗米,官方又称之为五斗米道。
“不敢,不敢,鄙人幼年无知,各种出使的章程礼节所知甚少,这一起上,还望宁副使能多加提点,如果万幸,此番出使能借道胜利,宁副使当居首功。”
***
彭城北门外,杨禹穿戴极新的六品官服,腰悬长剑,身姿矗立,他回望了一眼巍峨的城头,神情有些庞大。
又过了一会儿,等刺痛感完整消逝,杨禹才长舒一口气,此时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全数浸湿,他正筹办收功下床换套衣服,俄然,窗别传来轻微的响声,他睁眼一看,恰都雅到窗外有一个昏黄的影子,紧接着窗户纸上便插进一根管子,见此景象,杨禹当机立断,拿起床边的宝剑掷向窗外的黑影,同时跳下床喊道:“小九,有刺客。”
“那也不代表我推许他呀。”
“不瞒宁副使,先前尚无滑台之事还好说,现在情势分歧了。我担忧的是,我们此行底子见不到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