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刘义真的急报以后,刘裕又是欢畅,又是感慨。自从王镇恶被沈田子所杀,而沈田子又被王修所杀后,刘裕对关中的局势便忧心忡忡,赫连勃勃势大,他在关中时,便曾遣使去统万城,不肯与赫连勃勃反目,现在赫连勃勃大肆南侵,关中两员大将又接踵死于内斗,潼关、青泥门路被截断,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刘裕实在已经生出了放弃关中的设法。
刘义真一听,忍不住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就这么办。”
刘裕却答道:“王苗条对内政,军事方面非其所长,且声望不敷,若由其统辖军政全权,毛修之、傅弘之这些人只怕难以心折,此事看看再说吧。如果局势好转便好,实在不可,我再别的派人去代替义真便是。”
“悔怨,你现在才晓得悔怨,晚啦。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杨参军这诗写得好啊,等哪天我侄儿加官进爵,风风景光的返来,有你悔怨的时候。”
面对刘裕扣问的目光,刘青鸾却不知说甚么好,杨禹不是秦州刺史,已极力回援关中,如果成了秦州刺史,恐怕只能把性命搭出来了。
刘青鸾内心非常冲突,毕竟没法再说出话来。她沉默了一下才说道:“父亲,二弟年纪尚小,玩性又重些,当此非常之时,关中事件由其定夺恐怕有些不当,长史王修沉稳有度,知人善用,青鸾建议伯父付与王修全权,由他实揽关中军政,共同杨禹,或许有望击退赫连勃勃,窜改关中颓势。”
北魏这边,还在静观其变,一是等刘裕回建康,二是等赫连勃勃与刘义真打得更热烈些,成果天部大人崔宏却在这时候病死了,拓跋嗣痛失一臂,他下诏命群臣和归附的部落首级都来插手葬礼。
“这还能有假?我看呀,晋军最能打的就属杨禹杨参军了,当初在长安临时招募了两三千人,便敢去秦州,不费吹灰之力便把秦州的姚艾给灭了,紧接着大战乞伏昙达和杨盛,又把乞伏昙达和杨盛打得哭爹喊娘,溃不成军,我就问,谁是杨参军敌手,谁?”
刘乞说道:“二公子,赫连勃勃势大,若我们冒然反击,万一得胜,恐怕长安不保,那岂不是有负太尉重托,二公子也将堕入险境?杨禹善战,并且拿下了秦州为依托,二公子不如上表太尉,请太尉给杨禹加官进爵,让他经心戮力作战,即便秦州兵马打光了也不要紧,只要能重创夏军,到时我们再大肆反击,想必然能大败赫连勃勃,不但关中之围可解,岭北也有望一举安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