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告谕各个佛道神庙,趁着荒岁劳力昂贵,建材昂贵之机,大兴土木。
三国期间,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宏伟,山势险要,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此垒石为关,称剑阁或剑阁关,唐今后多称剑门关。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构筑关门,派兵扼守。公元263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带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篡夺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雄师于剑门关外。
吴永麟晓得当初这两位名臣的做法在当下完整行不通,这是由成都府特别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范仲淹任职地点的杭州,水路四通八达;江西庐州,多平原;内里的粮食进入灾区,易如反掌。成都府却像一个堕上天里的大铁盆,内里的人想出去,或者内里的人想出去,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要不然李白也不会喟然长叹‘蜀道难,难于上彼苍’了。更何况现在的处境还很不悲观,起首进蜀的陆路能够已经完整被造反的僧兵间断了,半路运往成都府的粮食,被那些僧兵抢去,很有能够被戴上一顶资敌卖国的帽子,那些粮商那里还敢趟这浑水。当前水路又被‘袍哥会’兼并着,内里的粮商也别想出去,运出去的粮食,多数也变成了天价粮食,只不过龙舟赛,补葺佛道神庙,官府的堆栈与官吏房舍这几件事还是能够搞一搞的。成都府的粮食还没到饿死人的境地,先能够缓一缓,撑一撑。
西晋元康八年(公元298年),成汉政权奠定人、氐族人李特带领关中流民就食巴蜀,过剑阁,感喟曰:“刘禅有如此地,面缚于人,难道干才耶?”东晋升平三年(公元359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兵变,引兵入剑阁,攻涪(今绵阳),进围益州(今成都),丞相桓温遣东晋名将朱序等讨平之。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前秦天子苻坚使部将徐成霸占剑阁,进而篡夺梁、益二州。
成都府的衙署这些日子也忙作了一团,吴永麟收到上官鼎鼐派人连夜加急送来的火漆密信后,便抓紧时候征集拉夫、调配粮食。当越来越多避祸到成都府的异地储户拿着‘半钱’的凭据到成都府的‘五通钱庄’兑换银钱后,‘五通钱庄’的压力倍增,恰好迟迟没有措姆离的一点动静,仿佛他那边出了一点不测的状况。眼看账上的筹办金越来越捉襟见肘,庞素秋和别的三家的股东也慌了神,再不拿出呼应的战略出来,很有能够激起民变,结果将不堪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