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 “飞蛾” 并未扑到火,而是一头钻进了殿前的广场。落地以后,它们刹时粉碎,引燃了四周的树木。
侍从们紧紧保护着林赛,在山上各处细心检察着环境。“没有发明仇敌攻进山上,各处都查验过了。” 一名长老靠近林赛,低声汇报导,“可他们是如何把火球弄上山的?” 长老满脸迷惑地问道。
就在这时,一颗流星竟反着方向飞来,不是从高空坠向空中,而是从海面的雾霭中钻了出来,一起朝着神庙圣殿飞去,好像一只飞蛾,不顾统统地扑向灯光。紧接着,更多的 “飞蛾” 从海面钻了出来,都朝着林赛地点的方向奔去,仿佛她就是那座照亮迷航者归程的灯塔。
夜幕悄悄来临,林赛在营帐内摆开纸墨,神采安静,一笔一划、宁心静气地誊写着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夜夜皆是如此。灯被轻纱覆盖,光芒不明不灭,好似她现在的表情。
“没有项天王的动静。我们的人在最后的那段山路上与仇敌短兵相接,进入了白刃战。接下来如何做?请佛母明示。”
几近同一时候,攀墙而入的官兵与项羽在城头狭路相逢。“弥勒啊明王,请护佑你的子民。” 项羽在心中孔殷祷告。望向山路上,只见一条由盾牌构成的 “河道”,从暗夜的雾霭中澎湃逆势而上,异化此中的火把,映着天上的月光和忽隐忽现的刀光,令人胆怯。看到如潮流般从雾霭中涌出、涌上城头的仇敌,项羽满心悔怨,在内心把本身骂了个狗血淋头:“我就是个没用的渣滓!为啥让老头去巡查!”
就在项羽抡戟狂砸狂砍之时,一个身形庞大的家伙跃上城头,挥起斧头便朝他狠狠剁来。斧与戟刹时交叉在一起,两人四目相对,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劲敌的意味。顷刻间,四周的号令声、哀嚎声,箭簇嗖嗖的嗡鸣声,仿佛都垂垂变弱,只剩下两人粗重的呼吸声。那人头戴遮面的铁盔,隔着面具护栏翻着白眼,大声问道:“贼天王项羽?”
大块头身形比项羽高大,力量、速率、技能、经历等隐形身分,两边都摸不清秘闻。乍一看,大块头仿佛更占上风。但是,存亡对决并非纯真比数据。战斧重劈赶上举盾撞击,不管前后挨次,战斧都不会处于优势,究竟也的确如此。在战斧的狠恶劈砍下,项羽手中的长盾如风中黄叶般飘摇坠落,但这 “黄叶” 向前的动能涓滴不减,借着斧头下劈之力,向下的动能愈发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