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儿子,他年逾花甲落得个抄家放逐的了局。
朝廷不得不因为处所官的贪婪拨下巨额的赈灾款,周边几省都要送粮去布施他们,这丧失满是豆腐渣工程带来的。那工程如果扎踏实实完成的,何至于这般惨烈?
真正到了御前他才发明,那寺人说得太太轻描淡写,皇上那里是表情不豫,底子就是雷霆大怒。工部尚书哪敢为部属说话?他直接报了名字,把卖力的官员供了出来。
工部尚书塞了银票畴昔,那寺人接了,才说是为南边的治水工程。工部尚书实在还是稀里胡涂的,大抵也晓得是工程出事了,想着底下的工程又不是尚书亲身卖力,他只是安排了人手,就算要问罪也是治下不严。想到这里,工部尚书才松了口气,内心结壮一些。
处所上怕生疫情抬去火化的尸首不知多少。
现在各方都在等处所报上丧失,等了十天半个月,奏折才慢吞吞送到都城。这封奏折直接没过通政使的手,是卫成拿到以后第一时候递上去的,皇上看过以后气疯了。
通政使刘大人当官也有三十年了, 小的疏漏也有, 没犯过大错, 前几年对国丈一家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确有不作为之嫌,不过当时皇上势微,他顺着国丈算是自保, 天子也不肯意再做究查。本来天子想着再让他干一届, 前面他退了就直接把卫成汲引上来, 都想不到这节骨眼他儿子竟酿出大祸。
实在这时候钦差还在处所上,在主持赈灾,他只是把密折送返来了。有这封密折就充足判抄家放逐,刘家已经倒了,实在还不到十月呢。姜蜜尚且挺着大肚子,没到生的时候,卫成衙门家里两端忙,忙得昏入夜地的俄然接了道圣旨。大抵是说通政使这位置不能一向空着,皇上考虑以后决定要汲引右通政卫成,又安排了人来顶右通政这个缺,还提到刘家那案子,让官员们引觉得戒,在甚么位置上就要做甚么事,要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请命,欺上瞒下贪得无厌毫不会有好了局,拿着俸银吃着禄米的蛀虫迟早会被揪出来,逃不掉的。
因为处所官员欺上瞒下贪了拨下去的工程款导致构筑起来的堤坝完整不能抗洪, 这个形成的丧失必定不会小,淹覆地步多少,冲毁房屋多少,又有多少百姓是以丧命……看到这数字他才气决定如何科罪。
不但是摘乌纱,刘家被抄,判百口放逐,犯官押送回京斩首示众,动了工程款的一个没跑掉,工部派出去卖力的官员也一起掉了脑袋。吏部已经派人南下补缺去了,工部尚书也在检验,数次□□衙门里一众部属。通政司这边很多人挺为刘大人可惜,本来再过几年就能回府去含饴弄孙安享暮年,到时候他外放出去历练的儿子也该熬够资风格回都城,到当时就轮到老子享儿子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