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节 芳草地参观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1页/共4页]

“请先生教我。”

“恰是,高傲唐立县至今,也不过保持开辟了这么一点局面,为何澳洲人一来,便有这千百年不遇之大变?”

最令观光团的人感慨的是:芳草地的全职元老们一个个从早忙到晚,几近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当然,如果这些元老西席有一个算一个,看门生,特别是看女门生的眼神都是红红的。

王教谕说道:“财贿若非澳洲人的根底,缘何他们孜孜不倦,以敛财为己任,不但敛财,自奉上也甚为刻薄……”

他曾经不屑一顾的髡贼的奇技淫巧,正在临高缔造一个又一个的古迹,而他却对此一无所知。连书放在他面前亦看不明白。怪不得澳洲人对他们毫不正视,更不防备。任他们在这里随便观光。想到这里,王赐痛苦的把书放下。再也看不下去了。

这一问把王教谕问得目瞪口呆,他一向感觉髡贼特别长于赢利,但是为甚么却向来没想过。

刘进士拈须沉闭目,沉吟半晌后说道:“澳洲人所授,虽非贤人之书,却依得是贤人之道。澳洲古贤人云:条条大道通长安,我等亦不成一味拘古不化――这临高这琼州,百姓安居乐业――这不是可贵的治世吗?”

“先生莫非还以为澳洲人能做到如此境地,只是多财么。”

“不错,”刘大霖说。“与其说澳洲人会赢利不如说他们能做出更多的粮食布匹来才对。并且他们造船修路又有秘法,修路又快,造船又打,东西少了能够从远方运入,多了又能够发卖到内里去,调剂有无丰歉,既不会谷贱伤农,又不会百物腾贵,如许的搞法,澳洲人岂能不富!”

两人坐定开饭。“刘先生,这些天,真是令人见地开阔,增益非常啊。 澳洲人,真是非常人也”

“是,本县毕竟是边疆小县,又有黎人反叛,能保持到现在的局面,已经是不易了。”

“山长,此处人多耳杂,不如我们到宿舍中一叙吧。”王赐见刘大霖要翻开话匣子,恐怕在食堂里被谁听了去,此处不比别处,都是澳洲人的门生,万一那句不对路,这临高县史上独一进士,便能够万劫不复。

一读之下,发觉此书上的内容可谓上通天文,下达地理,各种学问无一不备――更可贵的是,固然笔墨浅白短小,却能讲各种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即便他这对“澳洲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看懂几分,不由得心中大乐:这不就是澳洲人的秘传之书么!只要有了这个,髡贼的奥妙也就一览无余了!领导这里,黄二少爷的呼吸都短促起来,恨不能本身有个口袋,讲这几十册书都藏了起来背出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