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钱羽之和李加奈昨晚一向用制表机查抄1000张卡片的复制成果,却发明新旧卡片在某列的0-9数量并不不异,复制的卡片少了一个3,却多了一个4。也就是说,复制机呈现了弊端,在某张卡片上错把3打成了4。以是他们现在正在谋究竟是哪张卡片出了题目。
因为是逐行复制,复制机的速率大抵与未优化前的制表机近似,1000张卡片大抵需求3个多小时,冯诺交代后就放工了。带领很体贴,故而冯诺这段时候常常加班,明天好不轻易有不需求甚么技术含量的活,能够只让钱羽之二人盯着。
他尽量工致地在纸上画出示企图,复制机的核心部件是一套可安排双排卡片的联动传动机构,当模板卡片颠末措置单位时,读卡机构的电刷扫过卡片,在穿孔位置连通电路激活对应位置的继电器,从而节制新卡片措置单位的穿孔机构在新卡的不异位置穿孔。这一次,读取和穿孔需求逐列停止了。
冯诺把这批卡片又分为两份,每份包含一一对应的新旧卡片各80张,随便拿了一份再次反复上面的操纵。
因而他从残剩的两叠327张卡片中,各分出了160张卡片,输入了制表机。此次成果显现弊端的卡片就在这160张当中。
“二分查找法?”冯珊不肯定地问到。
他找来了旧时空ibm公司的ibm513型复制机的质料,全称是“主动复制穿孔机”(autog punch)。这是20世纪40年代才呈现的机型,道理不难,但机器布局略庞大,冯诺不筹算原样复制,按照道理造出一个原型机就好。
冯诺只好把对分类机的跃跃欲试丢到一边,先开辟复制机,有了复制机,能够随便复制现有的卡片,卡片完善的题目也就不存在了。
随后,冯诺前后把冯珊查出来的的330张新卡和本身分出的330张旧卡用制表机统计了一遍。
三小我别离答道。
……
十几分钟后,统计结束了,成果是不异的。
不过冯诺在揣摩穿孔刀的节制时却卡住了:穿孔卡上每列的各个孔位之间独一几毫米的间隔,他搞得继电器那么大,如何能够同时节制多个刀头穿孔呢?想了好久也没想通,只好第二天拿着半吊子的示企图又去请教机器口的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