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这么干?你说个道道来!”冯海蛟瞪起了他的一双小眼睛,凶光毕露。
这是向永化运送物质的补给车队,如许的补给每周一次。运输的主如果粮食和部分没法当场调达的副食品。每车装载三百斤,配两个民夫,一拉一推,平时不算太吃力,只是现在气候变得很热,民夫上路便感觉辛苦倍于昔日了。
他们一进圩,便有孙大彪的一个管家闻讯赶到,又是作揖,又是客气。听闻他们是要本地打尖,便将补给车队领到一处空场上。这里约莫本来是甚么屋子,现在烧得只剩下一片白地。只在当间修了几个竹棚,上面放下缺腿少脚的桌椅,供过路客商打尖用饭。
民夫们将紫电手推车上的绳索重新清算一番,捆绑健壮。这些车一共有十辆,上面捆着装粮食的草袋,另有一些同一款式,却又大小不一的口袋和箱子,上面都盖着红色的铁拳军徽和蓝色的号码。这是联勤同一制作的包装质料。
说着关照人将饭食搬上,尤辞仁看了一眼,只是放凉的米粥和腌过的瓜菜,另有一大缸子绿豆汤。不但器具食品洁净,也感觉很合用,当下点点头。下士低声道:“中尉,我们常在这里打尖,不碍事的。你老就放心用吧。”
============================
七月的天,热的象要下火,进入六月以后,天上便没下过一滴雨,烂泥路上覆着一层浮灰,路边的草都蔫了。如许的气候还要在日头下赶路,难怪大家都没有好神采。
“你这里盐价多少?”尤辞仁随口问道。
尤辞仁对他的麻痹粗心很不觉得然,不过就面前的环境看,孙大彪和匪贼约莫还是辨别的,毕竟在他本身的地盘上,约莫不至于太乱来。
“不必太操心,”尤辞仁道,“气候热,亦不能吃得油腻,米饭菜蔬,拣新奇的上。”
除了二十个民夫,另有一个班的百姓军兵士护送。本来如许的护送并不需求尤辞仁如许的少尉军官出马,但是因为比来情势庞大,永华的瑶民又有骚动的迹象,罗奕铭便派他去永化,调查一下本地的环境――尤辞仁是百姓军中少有的旧读书人出身的军官,不但识文断字,办事亦很有章法。
尤辞仁点了点头,不过,他已然不太放心。这些处所豪强变幻无常。刚和你称兄道弟,转头便能够在背后捅上一刀。他对王月朔当初没有集合力量攻占大崀圩一向有腹诽。这个通往瑶区的交通要道如何能落在孙大彪如许的人手里?万一他起了坏水,驻永化的中队就会非常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