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2页/共3页]

“那就如许好了……”段云沉吟了一下,只听他接着说道:“如果本年你能够让香港这边的分公司红利2,000万港币,我就会正式任命你为这个公司的总经理!”

李芸能有如许的思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她的贸易思惟很实际,也有本身明白的目标。

“知己知彼,才气百战不殆,再说了,我们天音个人是本地民营科技企业的龙头,如何说也不能输给遐想公司。”此时的李芸脸上闪过了一抹傲气,只听她接着说道:“我感觉凭我们个人公司的气力,必定能比遐想赚到更多的钱,遐想都能赚1,000万,我们起码能够赚2,000万,3,000万乃至更多。”

在当前的天下范围以内,电子类的产品日本和美国的技术最强,其次就是欧洲的产品,至于一些中低端的电子产品,韩国和台湾占有了很多的份额,李芸也是看破了这一点,以是才建议段云天音个人将来的电子产品要先对标台湾和韩国,在国际中低端电子产品占有充足份额后,再向高端产品建议抵触。

“你还研讨过遐想公司?”段云有些不测的说道。

“……我之前也代表公司插手过好几次广交会,打仗过很多的外洋客户,哪怕我再如何费尽口舌先容我们公司产品有多先进,但他们感兴趣的始终是那些代价非常昂贵的低端产品,有些干脆就带着韩国和台湾的产品先容来向我扣问,能不能出产代价更便宜的同类产品……”李芸柳眉一挑,接着说道:“在本国客户看来,中国就是个低端产品的加工厂,哪怕我们出产出和美国日本一样质量机能的产品,如果没有非常大的代价上风,人家底子不会买,哪怕是外洋一些小厂家出产的杂牌产品,在品牌溢出代价上,也比我们海内的最好的企业出产的产品高的多,这是一种国际上的贸易认知,不是我们公司能够窜改的,以是我感觉,想赢利还是要从中低端产品高低工夫……”

而台湾和韩国始终保持着非常不错的产业根本,特别是电子财产,从60年代末的时候,台湾和韩国就已经接踵布局微电子财产,并且在一些低端电子财产范畴,占有了必然的国际市场份额。

别的在80年代,韩国一多量科研机构建立,高科技人才被引进,企业也大力嘉奖创新科研开辟,这些行动直接晋升了韩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也鞭策了韩国经济的高速生长。1982年到1986年,韩国GNP年均增加率达8.6%,1986年到1988年则持续三年超越12%,仍然是当时天下上生长最快的国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