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寒风走马出咸阳(一)[第1页/共3页]

可在孔璋眼里,甚么张奂、段颎,乃至连同这位并州刺史的老下属、皇甫规之侄皇甫嵩都算上,又有哪个及得上这位董公?

孔璋一向行到了接官亭前,方才向着为首的下拜将领微微颌首:“来者但是声震河西的武威胡轸,表字文才者?此来河东,董中散便向本官保举过你,力言文才乃是西凉一等一的豪杰,本日一见,董叔颖所言真是一点不错,公然人物雄浑!”

一声声通禀,在河东郡治所的安邑传舍前响起。为首的人,固然自称下官,倒是全然武臣装束,自他而下,文武两班站好,一应宦海上的仪注行过,恭迎从车上步下的朝中持节使臣。

桓灵年间以武事而得高位者不过寥寥数人,大半都是出身西凉豪族。名声最著者,无过太尉段颎、度辽将军张奂、护羌校尉皇甫规这三位,京中号为凉州三明。自从段颎因连累进阉党与党人斗争他杀,张奂去官归乡,而皇甫规病逝任上以后,现在的西凉武人中,最具号令力的魁首人物,便是董旻之兄,现任的并州刺史了。

董叔颖大名董旻,官拜中散大夫,也只是光禄勋里一个清贵无职的闲官罢了。但是他的兄长倒是名声颇著,不由得孔璋不正视。

………

听着李大熊的禀报,魏野只是将水府行波旗放在掌心小扣,冷冷一笑:“算算光阴,也该是这些乱军杀到的日子了。有我和阿茗所带一支偏师在他们火线腹背之处,固然人马未几,不能充当平乱主力,但却始终如芒刺在背!若让司隶、并州两部集结雄师压境,我们这一支偏师又从背后杀出,西凉羌部只怕真能给杀一个亡族断种!只要对方带兵的军将另有脑筋,就该先将我们张掖郡扫平,扼守各处关隘,威慑酒泉、敦煌军马不得南下——李军侯!”

魏野低笑不语,只将司马铃手中青杏接过,放在嘴边一咬:“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等着瞧好就是——好酸!”

听得魏野唤他,李大熊赶紧抱拳承诺:“主私有何叮咛?”

孔璋听了,笑容更显得亲热很多:“孔某何许人也,怎可劳动董公如许宠遇?此回持节出京,一为宣慰并州将卒,二者也为结识如文才兄如许的西凉豪杰,待见过董公后,孔某还要与诸君多多盘桓一二了。”

司马铃提着果篮,在一旁望了望,目送着李大熊退走,方才向魏野说道:“叔叔,你这但是要和凉州的豪强翻脸的节拍么?”

听着这杀气腾腾的军令,李大熊悄悄咽了咽唾沫,躬身下拜:“谨受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