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就走,不要再添费事!
除了这漫天香华,更有道门气味带着两道意念遥遥存眷而来,那是鲍方祖借着魏野以天刑雷劫搭起的架子勾连千里,一道看起了热烈。
“真君是恋慕那位大和尚了?”
但是那天华香雨中暗含的佛门愿力,倒是别的一个意义。
像是为这番对话作注脚,便见五色佛光晖映挂月峰上,随即化作一轮精芒,在此中显化出一尊菩萨宝相。那菩萨头挽五髻,额压金冠,璎珞垂于胸前,天衣披拂身上,一手握金刚剑,一手拈青莲花,莲花上安设着梵箧般若经,身下莲座则被一头青毛狮子托举而起,恰是狮子文殊法相。
挂月峰头正对着半天中的那片五色佛光,乃至能够瞥见文殊师利菩萨宝相身后,也有一座高山,摆列五峰,峰头平整如台,恰是文殊菩萨驻锡的清冷山佛国道场!
“当年不空、金刚智、实叉难陀诸位祖师大德,便是有见于此,多蒙文殊师利菩萨眷顾,驻锡震旦五台清冷山。便是大劫来时,西台挂月,便成祖师西来意,但留一峰与老衲栖息。”
且非论将来局势将会遭到多少影响,光这份恶心劲,就有点“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的意义。
经卷脱手,落地无踪,但是五台山外却有阵阵云岚卷动,盘桓山岩,缠绕雪峰,仿佛是有谁展开了一部长卷。
五台山转眼化入清冷山道场以内,端的成了“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香华愿力再难打仗分毫,只得悻悻退去。
与之同时响起的,另有或人的拥戴之声:“西台挂月峰,恰是狮子文殊雷音吼,般若慧剑慑群邪,统统天魔都不得其便。长老有这个去处,魏某还担忧甚么?”
那些避居深山、采药炼丹的隐修之辈也便罢了,只是谨守洞府,毫不出头。但是从北至南,不知多少野庙中借人间香火修行的妖鬼野神,倒是瑟瑟颤栗,拼尽尽力收摄气味,恐怕一个不留意就勾招雷劫下击,坏了自家香火道场。
但是便在现在,文殊院中传来一声决然棒喝:
这是佛门代代相传的佛陀预言,描述的是佛门进入末法期间的景象。在预言中,末法期间的佛门戒律败坏废毁,教理泯没不闻,更有天魔家属执掌佛门,非论是修行菩萨道还是声闻乘的佛门修者,都只能躲藏山中苟延残喘,而再无机遇鼓吹佛法。
当年多少梵僧西来,在五台山上开窟建寺,持咒诵经,以五台山形拟化文殊菩萨清冷山道场真意。所谓“文殊五台、峨眉普贤、观音普陀、地藏九华”这佛宗四大庙门当中,唯有五台山才是被佛门真正凿建而成的地上佛国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