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门八字开[第2页/共3页]

官员们惊奇地看着李沐,不晓得产生何事。

一行数百人向州府衙门行去。

全部府衙有大大小小数十个院落构成。

不过,这不是李沐的僚属,而是刺史魏征的僚属。

坐落在钱塘县的杭州府衙与钱塘县衙仅相距不敷十里地。

这时,一个身穿五品官服、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丁壮官员上前来,向李沐见礼道:“下官杭州府别驾黄晟拜见都督、拜见魏刺史。”

“谁来与孤解释一下,百姓所为何事?”李沐大喝道。

故衙门前的街道被称为“州前街”、“州东街”、“州西街”。

进了大门,看到的是一堵和大门外照壁相对的屏墙,遮挡进入大门人的视野。

照壁朝南的墙面是官府的公告栏,常常贴满了官府的布告、批词、判词等等,供人浏览誊写。

这不是追责的时候,李沐也不想一来就与处所官搞僵了干系。

魏征低声道:“上报灾情,本是州府的权限,但上报灾情,考评必差。现在杭州府刺史调任,僚属岂会有上报之心。”

李沐明白了,这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刺史不在,僚属天然不会抢这个黑锅背。

担水?李沐心中奇特,莫非钱塘无水吗?

张仁愿低头不语。

这类怪兽名不见经传,在照壁的北面雕上它的尊容,传闻就是为了提示收支衙门的世人不要贪得无厌。

黄晟特地为李沐引见了越州刺史宁纯。

“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出去”的鄙谚,恐怕便是出于此。

那百姓惶恐不安答道:“回官爷话,草民是去担水。”

两州官员纷繁聘请李沐赴宴洗尘,说是早已备下了拂尘宴。

李沐笑道:“感激诸位同僚不畏盛暑前来驱逐本王,不过这洗尘宴请就免了吧。到时等本王行署建好,本王再宴请诸位同僚吧。”

这道屏墙就是所说的“萧墙”,到此之人就应脱帽束装,算是进入了衙门正式办公的地区了。

“州县想要补葺衙门,不过两条路,一是想上申报,固然十有八九上获得拨款,可这就在官员考核中落下一笔糜费的考语,与升迁倒霉。二是在处所向乡绅募款,可这对于乡绅没有甚么好处,天然不被拥戴,而获咎乡绅,由本地乡绅把持的舆情就对官员倒霉,终究还是会影响官员的宦途。以是,每一任官员不管清还是贪,都没有动力去补葺它。”

张仁愿:“钱塘县因为海水倒灌,打井所取的地下水都是咸水,没法饮用。不消说地里的庄稼缺水干枯,连百姓平常的糊口用水都非常贫乏。百姓们只能挑着水桶前去数十里外的吴山取涧水饮用。可气候酷热,一来一回,撤除途中喝的,挑回家的也就只要一半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