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杀虏祭旗送忠烈[第2页/共3页]

这道旨意一下去,又是“轰轰轰”三声炮响。

在逐步宏亮的国歌声中,一面大明日月光辉旗逐步降低。

固然朝廷之前已有宣布,且在纸币中有印。可大部分百姓还是没有见过的,一则他们是浅显百姓,二则纸币只要一小部分军卒才有。对于国旗和国歌,也只是传闻过罢了。

他们一排十人,仿佛差未几高,一个个都穿戴极新礼服,神情庄严。每小我手中都捧着一个灵牌,仿佛有千钧重,又仿佛是非常贵重让他们格外的谨慎翼翼,齐步并肩走着。

“一方有难兮,八方援助!”

在大部分人的猎奇之下,从大明忠烈堂内出来了一排人。领头的是一名锦衣卫千户,双手捧着一块叠起来的布,神情庄严地走着。另有三名锦衣卫和三名东厂番役,全都手握刀把,威风凛冽地护在锦衣卫千户身后。

看着那锦衣卫千户走到了天子地点的平台上,在那竖杆下站定时,世人才恍然大悟,本来这是旗杆,是用来挂国旗的处所。

捧着灵牌的将士缓缓地来到广场上,就在大明忠烈堂前,在文武百官的一侧空位上站定,面对着竖杆那的天子站着。

“南涝北旱兮,何足道哉!”

这首歌,必然要快点学会唱,要不,真是太丢脸了!

在兵部衙门这边站着的那些百姓,起首见到了兵部衙门的大门大开,而后从内里缓缓地走出一排排的京营兵卒。

刘老三的位置比较好,就在通道的前面,鉴戒锦衣亲军的前面,有点奇怪地看着那块布,心中猜想着这是国旗?大明帝国的国旗?

当他们每往前走几步时,戒严的五城兵马司军卒便都行军礼,为忠烈而还礼,而那些百姓则脸上带着持重行谛视礼。

这些大明忠烈,有一部分是京师保卫战中战死的京营军卒,是以,观礼百姓中,有一些是那些忠烈的支属,则眼中还含着泪水,神情非常有点冲动。

那么多京师百姓,总有一些人是在谛视天子和那些文武百官的。看到对比以后,他们对于天子对此事的正视、庄严,就更是有了一个新得熟谙,悄悄吃惊的同时,好感度再度晋升。

有些事情,听别人说是一回事,在昌大场合当众说出来又是别的一回事。就如同一部电影,在家里看和在电影院看,是完整两样的感受。崇祯天子作为后代魂穿过来的人,深知这一点,也是以,他定要在如许的场合,亲身再说上一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