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天子一听,略微一想,便点头道:“让宁锦军主动打击建虏,就前阵子两位总兵派军围歼少得不幸的建虏,都没有尽全功,被建虏逃脱了大部。过后相互指责,相互之间并没有默契。朕要光复辽东,怕是希冀不上他们。现有兵力,用来守城,倒是没多大影响,那就这么定了吧,调征虏将军出任大同总兵。”
熊文灿和这些大佬没多大干系,在本来的汗青上,他是一向待在福建和郑芝龙凑一伙。厥后因为剿贼平复海事的功绩,而流贼残虐中原,无人可用之际,被人保举给崇祯天子,让他卖力总督剿除流贼。因而,他在再三推让不得的环境下,用他特长的招安手腕招安了张献忠等人,成果被张献忠坑死了!
这么一想,闵洪学不由得看了下老乡的背影,再看看上面的崇祯天子,又多明白了别的一层企图:皇上是不是在究查祖大寿崩溃回山海关的任务?
在本来的汗青上,张宗衡是要到崇祯四年才出任宣大总督,现在因为胡蝶效应,已经有所窜改。
崇祯天子也不明其意,不过他晓得温体仁不会无的放矢,便点头让内侍呈上奏章先看了起来。
当初祖大寿竟然能领军从京师城下逃回山海关,申明关宁军已多为祖大寿把控。之前调任祖大寿到京师,厥后又调吴襄去大同,现在再调吴三桂去大同,如此一来,关宁军中的原有权势便为之一换。这些办法环环相扣,一步一步而来,每一步都让原有关宁权势不得不遵循。这手腕……
“但念其为大明培养了一个好儿子,罪减一等,夺伯爵之位,降为大同游击,戴罪建功,如有再犯,必不轻饶!”
只听他奏道:“陛下,征虏将军一战成名,就是和草原部族之战。臣觉得,可调其出任大同总兵,以对察哈尔部族!”
这不是还在说大同的事情么,温体仁却俄然扯到闽地去,这是甚么鬼?
过了好一会后,崇祯天子才放下奏章,浅笑着说道:“福建巡抚熊文灿在巡抚福建期间,招安贼人,安定海事,功绩很多。现在晋地流贼虽灭,可贼人散落各地很多,其对贼之事上经历丰富,特调任其出任大同巡抚,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首辅提名,天子明白附和,其别人只要不是好处攸关,谁会出来找来由反对。不过也就是闵洪学提示道:“陛下,宁锦一线调走一名总兵官的话,兵力便亏弱了一些。”
征虏将军,也就是锦州总兵官吴三桂,当初他率八百骑,在建虏归路垒两千多蒙古军的京观,而后又突袭草原,抨击了两个部族,屠尽立威而归,本身并无多少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