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的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二十五个漏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跟着漏窗斑纹的改换,园内的风景也在不竭地变幻。
这里民风清雅,物产丰富,既能够享尽清福,又能够避开政敌,成了达官朱紫隐退后挑选的最好地点。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吊颈挂着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寂静,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民气警悟,阎浮半夜海潮音。大雄宝殿正中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砥砺砌筑,晶莹洁白。莲花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宁静。
这座修建物,从内里看仿佛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要一层。赏识姑苏园林里的修建物,高的楼阁要俯视。如果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睇飞舞的浮云,仿佛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遨游,这就是姑苏园林修建物上多数建有戗角的奥妙。
放眼亭取自白居易的放眼望青山,是拙政园东园最高点,北与芙蓉榭、天泉亭成为对景。在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形状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
颠末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腰门,二人就来到了拙政园的东部。
也就是说,旅游虎匠,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奇特的风味,成为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
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厥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以外有竹,竹则邻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西侧有两块形状奇特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庞大的屏风,挡住了旅客的视野。这类开门见山的造园伎俩称作为障景,起着惹人入胜的感化。
分开拙政园又来到虎丘。
这里被誉称吴中第一名胜,大文豪苏东坡都说,到姑苏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出得大雄宝殿,左通普明宝塔和方丈室,右达名闻遐迩的听半夜钟声的钟楼,正火线的两层屋宇是藏经楼。了望屋顶,可见唐僧、孙悟空等西天取经泥像群。
天泉阁,耸峙在芙蓉榭以北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夺目。阁中有一口井,相传是元朝大弘寺的遗物。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
所谓晨钟暮鼓,乃是古时唐朝一种计时体例:凌晨敲钟,一天开端;晚间伐鼓,一天劳作结束。寺庙保持古风,驱逐凌晨敲钟,早晨伐鼓结束一天佛事,也称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