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点点头笑,“就是方才学,等学差未几了,上手了,再买把好的!”
窦三郎还在教村人酿酒,听了梁玉娘和常月荷要来家里上学,目光一冷,直接过来,“二舅!二妗子!你们是听二郎表哥说的吧?闵夫子是被我们家请来了,只是环境怕是你们还不体味。”
窦小郎就不肯意再在家里背书练字,拿了几两银子,直接拉着梁五郎住去了书院。
“嗯!”窦三郎点头,在家里帮着忙了几天。
闵夫子算是笑了笑。
这个秦寒远早就想到了,直接带了他到琴匠那边,“传闻他是正阳县这一带最驰名的琴匠了,制的琴也最好!”
马氏传闻,让梁二郎也跟着一块去,“你们兄弟俩也好一块!”
窦清幽也是看她摆架子,对她显摆一下,不想让她太跟她倨傲,真把她当作个有两分聪明的乡间女娃儿,管东管西,也乱来她。能张口要一百两银子,外加四时衣裳,那就好好的教她情愿学的!
次一天,一大夙起来,吃了早餐,李来祥赶车,带着窦三郎和梁二郎,拉着谢师礼就出门了。
梁氏看看她,转头笑着问闵夫子,“夫子晌午想吃啥菜?”
黄氏和常月梅合力,终究说通了樊氏和梁贵,承诺花几十两银子给梁玉娘买琴,拿一份束脩来洺河边跟着女夫子一块学。
窦三郎看她一眼,又看看梁二郎。
樊氏张了张嘴,又咋能想不通,闺女是趁机把侄儿都弄削发,不想到时候让人说了闲话。听黄氏还在那说说也不是全才气学成啥啥样的为啥不等他们去了书院再学的,又看看马氏,忍不住暗叹口气。三郎高中了,二郎却再次落榜,闺女只怕现在更说不通。这门亲上加亲的,只怕……
又安排了饭菜和点心。
都是一斤的小坛,一坛野葡萄酒,一坛石榴酒。
严夫子看到两人来,还是是那副严厉的面庞,让管家收下了谢师礼,又警告窦三郎一番,让他们早日过来。
赵氏笑盈盈道,“实在玉娘现在也能写会算,针线活儿也越做越精益,茶饭也越来越好,也会酿酒。只要把这些学好,就很好了!我们就是庄稼户,也不必跟那些富朱紫家攀比。只要德行好,守着自家的买卖,好好做自家的事就行了。”
梁氏送走她们一行,忍不住冷哼,“过几天把他们也送走!”打完她闺女的主张,打她儿子的主张!的确了!前头还能说是她娘不想让她闺女嫁到内里去受婆家的委曲,现在呢?是二嫂子想把闺女嫁过来,还是那常家想把闺女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