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安设合约一式两份,两边盖官印,私印确认一清二楚。
方原是暗自好笑,朝廷山那些鼠目寸光的内阁大学士,乃至包含南都城的史可法,都将河南的流民视为大水猛兽,觉得给方原出了一个困难。实在那里能想到,这实在是喂了一块肥肉到方原的口中。
史可法见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好气的说,“方军门,我南京是没有地盘、余粮来安设流民的。既然陛下确切看重方军门,这么可好,我在南京安设两万流民,余下的二十八万流民全交给方军门,令陛下更加高看方军门一眼。”
方原利落的说,“既然史尚书这么谦让,将好处全让给了我,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余下的二十八万流民,就由我姑苏府领受吧!”
至于朱明皇室的藩王、宗室,身为安设流民最后买单的受害者,换谁也不肯俄然承担这两、三百万流民的安设开消。
全部大明的官僚个人,无一不但愿崇祯能采纳与李自成计谋决斗的体例。这么一来,不管决斗的胜负,都与官僚个人无关,大师也不消承担负何任务。即使败北,任务也是孙传庭、周遇吉这些甲士的,大不了李自成打到北都城,直接投降就行,归正他们都是打工,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史可法镇守扬州就义,时令确切可嘉。
若方原都没法安设流民,其他藩王、宗室便有充沛的来由群起而反对,开闸放水之策便只能作罢。
而方原这个开闸放水之策,就是将全部官僚个人拉下了水。因为名义上是藩王、宗室安设流民,但要实现这么庞大数量标流民安设,大明各级官僚体系必须尽力开动马力,停止后勤支撑,到时若呈现任何民乱,谁能承担得叛逆务?怕不是立即会被崇祯给砍了头。
面对全部官僚个人、朱明皇室或明或暗的抵抗,崇祯要实施这个开闸放水的战略所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崇祯也是逼于无法,才会下了这道圣旨,先给始作俑者方原分摊了安设三十万流民的重担。
方原淡淡的说,“老四,之前我的奏折上是建议从河南迁徙的两百万人丁,只要陛下情愿点头,不必其他藩王安设,就是姑苏府也能全吃了下来。”
方原令秦展派出锦衣卫,立即去告诉姑苏府衙统统官吏,姑苏辖内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太仓州,各州县县尉以上官员,还包含洞庭商帮,徐华在内的统统大商帮,旬日以后全到姑苏府衙调集,商讨安设流民的详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