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次和谈[第2页/共3页]

朱以海乃是根红苗正的大明藩王,又算是与方原干系还算敦睦的老熟人,更是一起做过案,杀过前任鲁王朱以派的老火伴。

朱以海哈哈一笑说,“我这个根红苗正,现在却要代孙督师来当个和事佬,和摄政王没得比,没得比啊!”

方原在王府访问了孙传庭派来的使者,鲜明竟是方原的老熟人,封地在淮安府的鲁王朱以海。

方原斜眼瞧了瞧朱以海,实在这才是朱以海亲身前来南直隶的启事地点。大明藩王之前在封地是不能利用任何权力,乃至连出王府都要遭到监控。

方原也是他说的乃是真相,朱以海的封地在淮安府,刚好夹在方原和孙传庭之间,是两边的缓冲地带。不管方原北伐,还是都城朝廷南下,都必经朱以海封地。

朱以海稍稍一怔,朝廷这类宽松的前提,方原还嫌不当,莫非方原真的是想造反了?!

朱以海赶紧解释说,“我之前也是不信,但孙督师言之凿凿,我瞧着也不似假的吧!戋戋的伎俩,摄政王如何能够中计?”

方原看过了朝廷开出的前提,已是心中稀有,淡淡的说道,“鲁王殿下,朝廷开出的前提似有不当,我的前提却略有分歧。”

换句穿越前的话来讲,只要方原同意在一个大明的旗号下,甚么前提都能够谈。

方原听了是悄悄好笑,朱以海一来就给他画了好大一个饼,乃至连将来的蓝图都替他打算好了。但,朱以海却用心对最紧急的题目避重就轻,就是两边和谈的前提是甚么,孙传庭谈出的前提,朝廷还不会承认。不然两边就是在玩口活,还不如节流点时候,各回各家。

方原几可鉴定,能开出这个前提的,背后必定有崇祯的影子。若依朱慈烺的设法,绝对不成能开出这类前提。

其二,江南的内阁打消,现有的内阁成员,另有南都城的能够赴都城任职。都城内阁可保存一个阁员席位,六部尚书保存一个尚书位,两个侍郎位,对江南政权的官员停止妥当安设;

朱以海忙说道,“孙督师是身怀陛下、皇后的密旨,受命和谈,以是摄政王大可不必疑虑。”

既然孙传庭派来了使者,方原也就乐得听一听使者的说法。

这五个前提加在一起,权力几近与方原现在的权力普通无二,独一分歧的,就是消弭了方原的摄政王称呼,另有江南的内阁。朝廷能开出这个前提,就是默许了方原在浙直二省盘据的存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