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在商言商[第1页/共3页]

身为户部尚书,贸易协会会长的沈祥,最体贴的不是粮食为甚么完善,而是方原筹办如何凑集这笔完善的粮食,赶紧问道,“摄政王,四十万石粮食之巨,仓促间到哪儿去凑集?!”

这些贩子想要从中赚多少,一口价报出来,能不能成交,如何还价还价,两边挑了然来谈,然后统统按条约左券来行事。让给这些商帮一些好处,便能进步办事效力,远赛过在朝堂听官僚个人的瞎扯谈。

沈祥见他俄然打起了自家粮仓的主张,心头一突,支吾着说道,“这,估计有三千石吧!”

八十万银子能办成的事儿,估计会被这帮层层剥削的官员搞到1、两百万两银子。

方原直直的盯着他问道,“沈尚书家中的粮仓有多少粮食呢?”

这些贩子的家财还不是赚来的,更不欠方原的。四十万石,这么巨量的粮食,要令这些贩子平空的捐出来,本就是能人所难。

沈祥身为贩子,能一口承诺捐出三千石粮食,固然数量比之四十万石小了很多,但比崇祯朝廷那些酒囊饭袋的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已经是天壤之别。

方原是微感欣喜,招这些贩子入户部,在经费、粮食筹集方面,效力明显要高于任用科举出身的官僚。

由富商来筹粮,比去官府筹粮,在市场上买粮来得更加高效快速,救灾如救火,迟延一日,便有无数百姓丧生,不然方原也不想向这些铁公鸡开口。

并且方原已划出了红线,就是毫不答应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胆敢有粮不卖的,发明一家抄没一家。以方原的性子,他开口说过的话,必定是会兑现的。

粮食紧缺的燃眉之急算是被方原化解于无形,按照福建各官府,本地锦衣卫发还的动静,本地受灾饿死的百姓加在一起不超越五千人。固然因赈灾不及时,还是死了很多百姓,但是比之前预估的五万人以上的伤亡,还是要少了很多。

大家都是趋利的,方原是宁肯采纳在商言商的体例,多谈共赢互利,少来些大要上天下百姓,背后里的男盗女娼的活动。

当然,这些官僚夸大客观困难的启事,或许是因为这些官员本就是靠着相互吹嘘下台的混官,真的才气有限做不到;或许是想趁机给天子抬价,算计着从中能捞多少好处。

王秉鉴摸索的诘问了粮食完善的启事,方原也是左顾而言他,含混着对付了畴昔。在拘系麻林之前,方原并不想泄漏任何风声,以免夜长梦多。

在多量粮食发往福建、淮安府之时,方原点了名的福州、泉州、广州、肇庆等府的知府、分担账目查对的同知,乃至包含来南直隶对账的小吏也全到了凤阳,等待方原的召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