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宥一酋之死而免玉石俱焚之烈[第3页/共4页]

“照彝俗补偿安信性命,尔如何说?”阮文中又问。

“真有此事?”安国亨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

都城通往南边的官道上,一匹快马刚奔驰而过,前面又有一急足快马加鞭。短促的马蹄声,惊得过往的搭客禁不住立足张望,猜想着南边是不是产生了甚么大事。

“罚银尔交多少?”阮文中又问下一款。

“嗯,这些个意义要写上,”阮文中闭目晃脑道,“1、安国亨罪孽非轻,然谓之背叛非当;二,应贷其不死。释一门之隙,而可免数省兵粮调剂之劳;宥一酋之死,而以免众姓玉石俱焚之烈。这句话务必用上。3、勘官未到,彝首破胆,畏威怀德,向化输诚,不烦兵革而黔地已安。这些意义,要侧重写出来。”

宣泄了一番,安国亨方叮咛找来巡抚条目,边看边掰开手指算计着,足足过了一个时候,才起家活动了一下筋骨,召宗子安民来见。

“呵呵,抚台,看来就是差官来勘这一招!”幕僚道,恍然大悟似的,“安国亨感到本身有了保障,敢出来听勘了;而他敢出来听勘自辩,就证明他不是背叛。死局岂不一招而破?!”

回到贵阳,阮文中顾不得歇息,即传安智晋见。安智已闻听朝廷差官来勘,正欲见抚台问个明白,遂带着五名亲信到了巡抚衙门。

“卑职愿出三万五千两罚银,以补偿兴军之费。”安国亨早有筹办,答道,“与前项合计,共四万一千两,卑职便可输省。”

安民领命而去,安国亨又命人速回狮螺塘筹办银两,整备赴毕节听勘事件。

仆意,为政应务实,公忠必担负。安氏之乱,前已为公两明其说,而公乃具疏奏请征讨计,仆不敢觉得然。夫安国亨本无背叛之实,黩兵轻杀,于义何居?然既已请剿,欲不从,则逞强损威,其体不成。思之再三,乃议以遣官体勘。安国亨若伏罪是实,非敢负固,则闻勘官至,必幸其有归顺之路,而伏罪愈恳,即以本罪处之;若负固是实,而所谓伏罪只是虚言款我,则即出兵剿除之。仆熟观其动静,似彼伏罪是真,非敢负固也。仆言待勘官验之可也。若以百姓之财,百姓之力,而剿一自相仇杀之土彝,仆诚不敢觉得然也!勘官贾君,聪明练达,可济大事,仆亦面授方略,惟公趋策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