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边帅只负责剿杀而不必内顾[第3页/共4页]

此时月已渐高,东方尚无的报。又值多雨,不知究竟如何?唯有备不懈,是则成在我者耳。冗剧不悉,统容别布。

“另有甚么不全面的?”高拱问郭乾。

边关多事,正丈夫报国之秋。辰命孔严,乃臣子勤王之日。特兹劝驾,愿早发程。仰慰九重之怀,俯作全军之气。挞彼鬼域,靖我疆场。英宏伟烈,岂不晖映今古哉!

“已按秋防策,发去京营并昌平镇人马守御防护。”郭乾道。

“玄翁的意义是?”张居正问。

郭乾难堪一笑,刚想告别,高拱见他目光飘忽,神采游移,恐其误事,便摆摆手,道:“先议一下吧,背城布阵者何人?”不等世人回应,就脱口而出,“兵部侍郎魏学曾卖力背城布阵。”又问,“随兵督饷者何人?”

忙了大半天,统统安插伏贴,高拱才在朝房用了晚餐。目下乃非常期间,他一向在朝房过夜。文渊阁里,除了受命值守的承差,阁臣、书办、厨役人等倶已散班,沉寂无声,阁外不知是何种虫鸟收回的叽啾声清楚可闻。高拱有些累了,走出朝房,在回廊来回走了几遭,又手扶雕栏,望着窗外,玉轮已升至东南,他回身回到书案前,抓起笔,给宣大总督王崇古修书:

是。靳学颜着协理兵部事。栗永禄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防护陵寝兵马,写敕与他,着紧去。

今岁边报不一,东西各别。

惟公的有定见,如烛照然。且屯兵两界不动,既免多花赋税,又得疗养兵力。于东于西,皆可为重。诚得策也。近称西有行动,当不能出公筹策以外。伫俟长驱,奏功当宁也。古云:“方叔元老,克壮厥猷。”其在于今,非公而谁?

“防卫山陵者何人?”高拱又问,明显同意了张居正的发起。

拟毕,令书办誊写副本,他则以阁臣名义拟写小票:

“太仆寺少卿曾省吾可用。”张居正道。

“尚嫌单弱!”高拱摆手道,“与其临期再行调取,各枝兵马既不归一,各该督抚等官又用心随贼战剿,难于照顾,须得一才望大臣埋头经理为便。”见世人不语,他道,“顺天府尹粟永禄,可从戎革之任,年初调他领顺天府,就有此考量;今给他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便可前去提督各项防护陵寝兵马。”他扫视一圈,“那么护守通粮者何人?”

张居正、郭乾、吴兑见高拱已展开稿笺,拿起了笔,便起家辞去。高拱也不起家,埋头提笔写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