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冯家走到村口,一起上都是女人和孩子,男人们比她们起得更早,大半夜就去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返来。
“那当然了, 家里连个大人都没有, 如何能把萌萌留在家里?”见萌萌打出了一个奶嗝,苗玉凤把她接了过来, 摸了摸她的小脸儿说:“萌萌乖, 奶奶带你去赶海,咱坐小木车去。”
她逆着人潮走,就听到村里的男人在说:“真是妈祖保佑,本来我们忙活了老半天,连一根毛都没捞着,等我们把船往回划,你猜如何着?俄然海里跳出来好多鱼,这必定是碰到大鱼群了,哈哈哈哈……”
她睁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滴流滴流地看了一会儿,很快就感觉无聊了,她又哼唧了两声,没人理睬她,她就把小胖手划呀划,终究伸到了嘴边,嘴巴一张含住了,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小手,过了一会儿,又把另一只小手也给吃上了。她像只小仓鼠似的,两只小手横在颈间,一不谨慎就勾到了脖子上的项链。
家里只要大娃二娃在,他们二婶儿三婶儿回了本身家,现在已经鼎新开放了,不兴之前工分那一套,渔民自个儿的收成都归了本身,老二老三分炊另过,并不需求留下来帮手,苗玉凤也没希冀他们。
苗玉凤给萌萌加了件衣裳, 给她戴了顶小草帽, 就把她放在一辆小木车里, 推着她走出了家门。在她的身后, 跟着老冯家的女人和孩子们,苏婉也趁着上课前的空档去赶海。大师都包着头巾,戴着草帽,满身高低包裹得严严实实。
明天是赶海的日子, 桃源村的人都出动了, 就连三四岁的小娃娃都提着小竹篓跑了出来, 渔民都是靠天用饭,渔民家的孩子也从小就学会帮手。
等海潮开端上涨了,赶海也就到了序幕,苗玉凤盘点了一遍收成,发明还不错,各种篓子都装满了,大娃还挖到了一小篓带子螺,这但是比海蛎子还贵重的奇怪物,晒干后就成那甚么瑶柱了,在山外能够卖到五毛钱一斤呢。
苗玉凤欢畅坏了,让儿媳妇孙子们提着东西归去,她本身来到小木车边上,一揭开衣服就发明小孙女睁着大眼睛在看她,那眼神特别灵动,要多有神就有多有神,让苗玉凤一刹时健忘了辛苦,心疼地说:“咱萌萌真乖,等这么久都没哭,奶奶抱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