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另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端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玄门尊神,是伴跟着玄门三洞经籍说慢慢构成的。《玄门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彼苍元上录经》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
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呈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建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接踵呈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呈现浩繁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诡计予以体系化,此中“三清尊神”的雏形已根基建立。
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也。’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宝尊神”开端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846)的玄门神灵摆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厥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
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降落,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元始乃与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缘,既毕,然后以法委付道君,则赐道君太上之号,道君即为广宣经箓,传乎万世。”又据《洞渊集》称:“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成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忽,以是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人,布道于万国焉!”上清、灵宝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仍然以“道”为根,表现了玄门以“道”为最高信奉的思惟。后之灵宝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