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梁天海两京城[第2页/共3页]

曾经也是大齐公卿之一的傅中天对此心知肚明,故而他此次后建之行,便是要压服完颜北月发兵南下,为中原这个已经略显颓势的火堆,再添上一根新柴。

在畴昔几十年中,完颜北月一向在大梁城中画地为牢,现在已经再无制约的他,主动分开大梁城,带领后建文武百官,驾临于陪都天海城中,而他本人更是登上了天海城外的明白山,时隔数十年后,再次进入明白山之巅的青冥宫,重新夺回本就属于他的玄教教主之位。

后建并非是草原的纯粹游牧体系,而是半牧半农耕体系,在体制上更方向于中原,将地区以州郡分别,一郡有郡守,一州有州牧,若逢战时,再于州牧之上临时增设镇守经略节度大使,简称节度使,统辖军、政、民、财大权,几近是盘据一地。同时以大梁城为都城,以天海城为陪都,共将天下分为七州两都之地。

这也是为何大齐明显与后建有着大梁城之盟,却又不敢请后建出兵援助的原因,都说请神轻易送神难,把后建雄师请进中原轻易,可如果平叛以后,后建雄师反客为主,那又该如何是好?以是不管局势如何江南,大齐朝堂高低始终没有呈现过要请后建援兵的声音。

不过这一起艰巨也终是没有白搭,让他胜利瞒天过海,在没有任何人发觉的景象下,胜利到达后建天海城。

如当代人皆知天机榜三圣之说,别离是道门的掌教真人秋叶,剑宗宗主徐北游,以及后建国主完颜北月,这三人不但修为境地高绝,同时也都是手握大权之人,特别是后建国主完颜北月,手中握稀有十万后建雄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有着摆布天下局势的底气和气力。

当时大将军慕容燕并不在大梁城中,闻此凶信之时,五王已经完整联手,雄师压境,同时其背后又有玄教五大长老支撑,慕容燕孤木难支,只得退往巨鹿城,并通过巨鹿城城主萧政向当时方才大败牧人起的萧煜求援。

不过完颜北月并不喜好略显阴沉森然的青冥宫,很快又分开青冥宫,返回到天海城中。

大梁城之盟缔结以后,后建五王悉数退入天海城内,由此使得天海城一跃成为不次于大梁城的繁华地点,正如大齐之江都,在完颜北月获得玄教教主之位后,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册封为陪都。

早些年的时候,因为天子年幼的原因,后建皇室势微,五大藩王占有各地,各任一州节度使,对大梁城虎视眈眈,如果哪位藩王气力薄弱,便可入主大梁城把持朝政,不过入主大梁城者也会遭到别的四王的共同抵抗,多数不能悠长,故而后建朝堂便构成了你方唱罢我退场的怪诞气象。一向到大将军慕容燕强势崛起,出任京畿节度使,五王才不得不走向结合,有了所谓的五王议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