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徐北游终究从腰间缓缓拔出诛仙,长剑拄地,手心抵在剑柄上。
徐北游笑了笑,“四年时候,对于掌教真人而言,能够很短。可对于我而言,却实在不短了。四年以来,徐某无时不刻不想能向掌教真人讨回一个公道。”
诛仙通体玄黑之色,从剑柄到剑身有紫青两气如同两条长龙胶葛,外有红色光芒覆盖,内有赤光隐现。
不过徐北游还是没有急着脱手,再次昂首向上望去。
徐北游握住腰间的诛仙,终究开口道:“久违了,掌教真人。”
或许是太久没有听到过这类直口语语,特别是从一个后辈的嘴中说出,就更显得难能宝贵,秋叶有了半晌无伤风雅的失神,还记得前次与公孙仲谋比武,他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请剑”,只要两字罢了。一句是“三剑那里够,再来一剑”,回应的是秋叶本身所说的“贫道再接你最后一剑,三剑以后贫道不会留手”,脱手前后都是惜字如金,实足的剑宗之人行事气势。
仅就以各自脚下的门路而言,秋叶当然要比徐北游宽上一筹,但徐北游以剑求道,又自有一番别样气象,不管是体内气机起落运转,还是精金炼质还丹炼形,无一不是臻于顶峰的美满境地,在踏足十八楼之上今后,与其说徐北游以剑问道求道,倒不如说徐北游已经以剑成道,以道御剑,这也是徐北游勇于邀战秋叶的底气地点,徐北游在道之一途自是不如感悟天道多年的秋叶,可在术之一途,却要更胜秋叶一筹,只要秋叶未曾真正做到以身合道,那两人之间就很难有真正的高低之分。
可面前的这个年青人很不一样,或许是因为他只跟从在公孙仲谋身边半年的原因,也或许是他有个出身儒门的寄父的原因,以是他与之前的剑宗之人很不不异,总要讲究一个事理和端方,很少会有一言分歧就拔剑的时候。
以是信也好,不信也好,徐北游可否突破历代剑宗先人的桎梏,还是步上官仙尘的后尘,就在于这一战之间。
没有九大地仙连袂而至的盛景,只要云卷云舒。
在秋叶看来,这一战与当初的君岛一战,不同并不算大,独一的辨别在于萧玄是违逆天道行事,为天道所不容,而徐北游倒是适应天道行事,虽说一定占有局势,但不必在关头时候被天道当头弹压。
这一战的地点由徐北游挑选在了碧游岛莲花峰上,也就是当年秋叶与公孙仲谋比武的处所。当初徐北游第一次踏足此地的时候。这座青玉铺就的广场上遍及了剑意雄浑浑厚的剑痕,入眼处尽是沟壑纵横,支离破裂。在秋叶和公孙仲谋一战以后,愈发残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