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瑄感慨道:“谢公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谢苏卿忍不住问道:“阁老?”
现在的帝都中枢,正如徐北游对禹匡所言,真正的主事人恰是齐阳公主萧知南。
谢苏卿扶着韩瑄的身影垂垂消逝在风雪当中,萧知南站在未央宫的高大殿门前,望着殿外的迅猛风雪,此中异化着的雪粒劈面而来,仿佛大齐朝的四都十九州之地此时都已经覆盖在了这茫茫大雪当中。
本日早朝退散后,萧知南又伶仃留下了韩瑄和谢苏卿两位重臣商讨关于西北战事粮草筹办之事,直到正中午分,两人才从未央宫中出来。
这是连魏王萧瑾都没有想到过的局面,本身的对弈之人从兄长萧煜变成侄儿萧玄,再从侄儿萧玄变成侄孙萧白,终究竟是变成了本身的侄孙女萧知南。
这也是第二点启事,萧知南有百官拥戴。自从蓝玉去官告老以后,蓝党便分离崩析,紧接着又有端木睿晟和傅中天前后两位暗卫府主官兵变,在几番庙堂动乱以后,百官慑服,韩瑄是为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严格来讲,萧知南算是韩瑄的儿媳,他支撑萧知南自是在道理当中。除韩瑄以外,萧知南也与次辅谢苏卿交好,当初她游历江南而落脚于谢氏别府谢园便可见一斑。至于内官之首的张百岁和墨书佳耦,更是不消多言,几近就是看着萧知南长大的半个长辈,再加上久不问政事的大长公主萧羽衣也站出来支撑本身这个视若己出的侄女,如此天时天时人和之下,萧知南便顺理成章地把握了大齐朝廷的训政大权。
当然,萧知南也有本身的优势,她毕竟是女子之身的公主,而非男人之身的藩王,即便有百官支撑,在大义上还是驰名不正言不顺之嫌,此时固然把握有训政实权,但并无切当名分,以是在政事上,还远远不能像其父萧玄那般大权独揽,也不能像其兄萧白那般一意孤行,非常依靠韩瑄、谢苏卿和张百岁三人。反过来讲,也恰是三人的同心合力,才培养了萧知南女子掌权的局面。
陈知锦恭敬应道:“诺。”
韩瑄缓缓道:谢公与人围棋,俄而信至,看书竟,沉默无言,徐向局,客问短长。”
大齐立国近乎一甲子,多少风霜雪雨挥洒而去,大齐仍旧耸峙不倒,但是现在的这场大雪,大齐还能撑得住吗?
谢苏卿轻声道:“阁老言重了,现在的大齐朝可离不开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