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以后,乾清宫东庑,面对八阿哥呈奉上来的册页,皇上抬起手来大略地翻了几下,对于表文、册文之类的,他只是大抵浏览了一下,因为他晓得,这些全都是公式化、法度化的溢美之词,普通都没有甚么太大的题目。当看到最后一个奏折的时候,他晓得,内里应当是为皇太后制定的尊号了,这才是他最体贴的内容。待他孔殷地翻开一看,映入视线的是“仁寿”二字。对于如许一个既无功也无过的尊号,他没有像给先帝上溢号的时候那样暴跳如雷、大发雷霆,而是心平气和、波澜不惊,然后状似不经意地开口问道:“尊号是由何人所拟?”

这是一个极其惨痛的经验,廉亲王此时唯有痛定思痛,如何绝地反击、亡羊补牢。如果是八天之前,以他的气力和自负心,必然会挑选正面比武,硬碰硬地抢班夺权,但是八天以后的廉亲王晓得,识实务为豪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想他的四哥,曾经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了二十多年,他廉亲王之以是落得本日的地步,还不是因为锋芒毕露、自暴其短吗?既然有皇上这个胜利的先例摆在面前,他为何不去偷师学艺呢?向他这个夺嫡之前的四哥学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表忠心、暗做手脚。

“皇兄,这……”

“你,另有外务府总管海保、噶达洪他们,替朕去一趟永和宫,劝说皇太后接管尊号。”

“回皇兄,乃徐元梦、蔡珽、汤右曾三人共同制定,送臣弟过目以火线才呈上。”

是以当廉亲王接到为皇太后上封号的任务以后,他当即叮咛内阁翰林院,在三日以内制定皇太后的尊号;同时他要求礼部,将皇太后的表文、册文、金册、金宝一并于三日内制作结束。两个衙门对此也是涓滴不敢怠慢,全都在规定的时候完成了廉亲王的号令。

“那里,那里,臣弟千万没有这类设法。臣弟遵旨,臣弟遵旨。”

廉亲王是极其聪明之人,他当然晓得,任何大要上的抵挡都会遭到皇上无情的弹压,特别是此时的皇上羽翼逐步饱满,不但完成了身为一代帝王所需求的全数礼法仪典,并且还俘获了一多量弃暗投明的投降分子。固然只要短短的八天时候,但是情势已经闪现出了极大的逆转,俗话说,机不成失,失不再来,廉亲王在抓住机遇方面确切是要逊了皇上一筹。先是在担当大统的事情上让皇上抢先一步摆平了隆科多,后是在戍守反击、背水一战的时候没有分秒必争,制造出充足的停滞,令皇上只用了短短八天的时候就完成了几近是不成能的即位大典。特别是后一件事情,也不能指责廉亲王太太轻敌,只能说皇上实在是个雷厉流行、手腕倔强之人,在别的人不但办不到并且也想像不到,八天的时候竟然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事情,而皇上不但想到了也办到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