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徐温的上书(续)[第1页/共3页]

看完整个奏章后,杨渥不由皱起了眉。

如果这些边疆地区的刺史投降别的权势,那才是对淮南的庞大风险,由不得杨渥等人不谨慎对待。

究竟上,严可求也没想到徐温竟然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并且采纳了行动,遵循他的设法,应当是先和杨渥停止相同,遵循杨渥的安排了停止上书。就像李承嗣和李神福二人那样,固然很早就做好了上书的筹办,但要比及杨渥下达号令后再采纳实际施动。

不过严可求却不晓得的是,当徐知诰将动静传到徐温那边时,却让徐温心中更加惶恐起来,因为他之前还没认识到,但现在被徐知诰一提示,他就回想杨渥之前每次和他见面时态度总有些奇特,仿佛有些堤防的意义,不过当时候徐温并没有多想,毕竟他和杨渥也是第一次正式打交道,杨渥对他有些提放也很普通,加上杨渥厥后又保举他做了姑苏刺史,以是徐温也就没把当初的那点奇特感受放在心上。

至于说投降其他权势,四周的也就钱镠间隔比较近,不过姑苏与钱镠的杭州之间还隔着一个嘉兴,嘉兴守将张可宗可不是他的人;再加上现在的钱镠正在死力制止与淮南产生抵触,以是投降钱镠的体例也不成取。

但加上现在徐知诰的感受,那题目就有些大了。思来想去,徐温最后还是不晓得本身在甚么处所获咎了杨渥,但在应对办法上他却想明白了。

“莫非是朱思勍他们有谁不谨慎泄漏了奥妙?还是说面前书房中的这几人内里有人保密了?”杨渥不由思考着。

他感觉与杨渥直接对抗是不成能的,他刚到姑苏没多久,一点根底都没有,如何与杨渥对抗?并且他部下也没多少军队,本身又不善于带兵兵戈,就更不成能造反了。

别的另有更首要的一点,那些处于边疆地区的州刺史,他们会不会就此投降别的权势以保全本身的权力?要晓得,越是边疆地区,节度使府对他们的掌控力就越小。特别是北方靠近朱全忠权势的州刺史,当初为了拉拢他们,同时也是为了包管本地刺史能够集合力量对抗北方劲敌,杨行密给那些刺史的权力非常大,人事任命都是由本地刺史说了算。

杨渥点点头,这的确是个题目,现在各地刺史都是军、政、财一把抓,固然不是节度使,但与节度使的权力也差未几;现在杨渥想要实施军政分离,这必定会遭到一些刺史们的反对,倒不是说他们勇于直接方命,毕竟有广陵城外数万雄师镇.压着,另有方才安定田覠兵变的威势震慑着,应当还没人有这个胆量勇于直接对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