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该这么做,我们也要学习。”

两个营各安闲2分钟内,完成营纵队到营横队切换。

“开炮!”

每辆前车装有40发带木制弹托的束装弹药。此中25发实心弹,10发重霰弹,5发轻霰弹。

“各连以左标兵为轴,半扭转。”

霍尔雷恩有些感慨,“我就算了,老了。你把前面那些年青人安排好就行。”

最好的炮兵军官一眼扫过疆场,就能发明那里合适安插火炮阵地,那里固然分歧适,但跟着战局生长能够会成为影响战役走向的关头位置,随时筹办矫捷火炮到合适地点。

第三营进犯纵队从右翼超出步兵横队,突入目标阵地。

另一种较为简朴,各连转向一个角度,直接开进到第一分营基准线上,再半扭转调剂队形。

右翼营则是别的一种阵型。

从解开前车到完成火炮放列,用去30秒。

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装点此中。

“长官?”

炮兵持续射击,批示战役的步兵团长命令,“打击。”

另一边,陆军司令霍尔雷恩对着参谋总长威斯特海姆苦笑道,“疆场如果变成如许模样,我能够退休了。”

清脆的军鼓声响起,乐手吹响音色锋利的短笛,低声光辉而有力。《A fox in the yard》那欢畅而富有节拍感的乐声在田野上回荡。

少尉炮长暨右炮手最后肯定一次程度射角,没有题目。

对着400步以外目标齐射5轮后,两个横队持续进步,在300步间隔再次齐射。到200步,横队至此停下,不再推动。

骑炮兵上马,将马交给身后打马桩的战友。

各炮长向连长回报,“本排火炮备便!”

最后换上40发重霰弹的弹筒,对400米外的目标阵地在1分钟内打出4次射击。

田野边沿的一座小丘上,守序起家鼓掌。

重炮连上尉放下望远镜,大声号令。

“全营,立定!”

营长命令,“全营,战役队形!”

击发手扑灭引信,沉重的12磅实心铁弹飞出炮口。

炮手跑上前,解开仗炮前车,调转炮口。

乘骑炮连自1千米外解缆,至开仗,统共用去6分钟。

“真是遗憾,当初我们如果有如许的体系就好了。”

两位少校营帐穿戴富丽素净的礼服,骑马走在纵队侧火线。

本来遵循极限练习速率,有的兵士1分钟能打出6次射击,全排能齐射4次。因为这个小小的插曲,此次营齐射1分钟只打出了两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