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队简朴列成2排横队,3次齐射后,鞑靼人的进犯在硝烟中消逝,留下一地红樱白帽和哭爹喊娘的伤兵。

凌卫号、塔利亚号、宾城号在西航道正中下锚,推出两舷舰炮,同时与西岸的稳固炮台和横档炮台交兵。

地主士绅打着阳伞带着仆人,坐在板凳上,吃着点心喝着茶。浅显百姓或是蹲在山坡上嗑瓜子,或是在山顶翘首以盼。

敌军重炮很多,用木质帆船与炮台对轰有必然风险,后代英夷有蒸轮船,能够在内河很便本地牵引战列舰至合适的射击阵位,守序没有,攻打炮台难度比英夷稍大,不过联军兵力更充沛。

炮战随即展开,战舰不必同统统敌军器炮交兵,因为位置题目,敌军炮城只要部分火炮具有射角,此中横档山上的横档炮台多数炮口指向东航道,没有1门火炮在射界内。

那是前卫舰队的战果,没甚么难度。

高低横档两座岛的山丘标高都是28米,陆战团未配属加农炮,他们有8门5.5寸榴弹炮,6轻2重,400名陆战队员人拉肩抗,鄙人横档岛棱线后设立两处炮兵阵地,简朴校准后,轻榴弹炮向250米外的敌军月炮台轰击,重榴弹炮向敌军山顶炮台射击。

乘着一阵东风,凌卫号分队直入西面的辅航道,这里没有拦江铁锁。

虎门寨城位于亚娘鞋岛东岸,阔别珠江主航道,是敌军的火线司令部。

虎门炮台参考的是澳门要塞防备体系,葡萄牙人会甚么,鞑靼人就会甚么,葡萄牙人没搞的,鞑靼人也没搞。

虎门炮台群一共有各色红夷大炮近150门,此中有很多发射15斤炮弹的岸防重炮。

刺刀冲锋遣散守台敌兵。

半小时后,凌卫号挂出信号旗。

放下望远镜,守序昂首看向桅杆,偏东风吹得战旗呼啦啦响。

不管是明军还是联邦陆水兵,大家都是面前一亮,士气爆绷。

多达30艘桨帆船配属给两支炮击分舰队,帮忙帆船舰进至合适阵位,并给大舰供应保护,制止敌军放出火攻船。

鞑靼人在正面构筑有4座炮台,东岸亚娘鞋岛有威远炮城,西岸有稳固炮城。

上横档南面250米的下横档岛无兵驻守。

2师主力超出水兵,向东北方向的东莞挺进,实际上已隔断了虎门鞑兵与广州首要的空中联络。

4个陆战连换乘划子,在战舰保护下登岸下横档岛。

榴弹炮射中率不及直射的加农炮,但位于棱线后的炮兵阵地在敌军炮台射界以外,不会遭到滋扰,一发接一发榴弹射进敌军炮城,或是在虎帐,或是在衙署,或是在操场上炸开,腾起一团团黑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