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见了笑眯眯返来的太太,三老爷递上银票,苏氏接过来看看又递归去道:“这得要老爷出面了,我就和儿子等老爷好动静了,就是这复栖园这个门匾得摘了,老爷想想起个名字。”
三老爷是第二天中午才洗漱了过来,苏氏看着他脸上不太精力,看着就是酒多了的后遗症,忙让稻芽去端碗粥来,在备点平淡点的饭点。
实在那园子晋王爷都不舍得卖,甘愿留着,过些年找人做法,当个别院或者卖给个外埠人,可惜老王爷的号令他不好违背,亲爹还活着就不遵办,让他爹和外人如何看?
当初的二老爷和二太太就是不满足,非得和嫡出的攀比,他们也不想想,这是在谢府,换成别的,把庶出不当人看,他们哪能舒畅津润的过了二十多年?早就被打压架空,有的庶房过的还不如得脸的下人面子,如许的环境有的事,但是二老爷二太太不去想那些,一味的盯着嫡出的大房和三房。
苏氏无语,如许也太较着了,这宅子属于三房的,将来不都是宅子留给老迈,别的兄弟搬离,这让老迈住个兄弟名字为名的宅子,内心能好受?
老公爷一听急了,他还不知那事,也没人来给他说呀。
没等国公爷还要持续禁止,三老爷就提出告别,快快走了,急的国公爷忙找来大儿子来问。
三老爷接过太太倒的热茶,端起吹了吹,又放下,说凉点再喝。
三老爷回到府中,没见太太,问了下人,说是二房侄媳妇生了个嫡子,三老爷心喜,为二房有后心喜,二哥再混账,也是同父兄长,八侄子有了嫡子,是可喜之事。
李氏生了儿子后放下心来,三个新媳妇同时进门,大房的七奶奶许氏前几天生了个小娘子,三房的九奶奶陶氏一样也是,她就怕也会生个女儿,二房和其他两房分歧,最好头胎是个儿子,今后再生小娘子就无所谓,她也不会只疼儿子嫌弃女儿,可这头一胎生儿子才气让她在侯府好安身,以是出产完,李氏没感觉怠倦,精力反而是冲动,看着怀里的小儿是如何也看不敷,还是老嬷嬷劝说才肯交给奶娘去抱。
等听了太太所说,三老爷想想也是,再心疼小儿子,但也不能乱了纲常,就说要好好想想。
亲热慰劳了侄媳妇,见李氏跟前除了侯府给的专门服侍月婆子的婆子,另有李氏娘家给的婆子,侯夫人和苏氏也没啥担忧的,李家必定会照顾好李氏。
八爷人诚恳,能有现在的日子,他很满足,对媳妇李氏也恭敬,亲目睹了生父嫡母这般模样,八爷对得之不易的新的糊口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