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妇人满面羞惭,跪倒在地,道:“民女错怪了大师,还请大师恕罪。只是……现在有魔王的徒子徒孙,占有了奉德寺,不知崔大师,筹办如何做呢?”
这春联出自后代蒲松龄的《考城隍》,非常驰名。
……
乃至有个富商提出,要拿黄金千两来换这佛像,他都果断不允。
那富商怒道:“你这和尚,好没事理。那乞索儿的一个蒸饼你肯换,我这千两黄金你却不肯换,你家佛祖,就是叫你如许弘扬佛法的?”
“好,崔大师真有道高僧也。”
“好,王子殿下且放宽解,我不会让你难做的。”
几个小故事讲完,百姓们对心诚则灵了解的更加深切。
“赶巧了,还真被您说着了。”崔耕微微一笑,道:“没错,我家佛祖还真是让我如许弘扬佛法的。”
“本日能聆听崔大师的教诲,某真是幸何如之啊。”
那乞索儿连连叩首,回身拜别。
那乞索儿跪在地上,连磕了几个响头。
“偶然之善?那别人也宣称不想换东西,你也拿佛宝给他?”
“不必做牛做马。”崔耕右手一抬,打断道:“真难为你一片孝心,这宝贝我换了。”
不得不说,奉德寺的和尚们干的这事儿太缺德了,犯了公愤。而崔耕现在的号令力,又太强了。
……
“愿附骥尾!”
崔耕不慌不忙隧道:“并非岂有此理,而是确有事理。敢问这位施主,你有多少家财?”
这就去了两件佛像了,对于最后一个佛像,人们顺次而上,争夺得愈发狠恶。
闹了这么大动静,奉德寺内的和尚们岂能不知?
当即,百姓们群情激奋,主动插手。
……
“庶子在理!”
崔耕将这后代的名句一拿出来,对于普通人来讲,的确有振聋发聩之感。
崔耕来到寺前,但见八百僧兵各持兵刃,弓上弦刀出鞘,摆开步地,已经等待多时了。
那小乞丐的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了阵阵嘲笑之声。
“还是的啊。你家财几十万贯,却只情愿用黄金千两来换佛宝。也就是说,是情愿用本身家财的几非常之一来换。而那小乞儿呢,用一个馒头,也就是他全数的财产来换。你觉得……谁对佛祖更诚恳?”
然后,崔耕趁热打铁,又讲了几个佛门小故事,大抵意义,都是心诚则灵。
比如某赃官身后受审,阎王却说他应当投生一个富朱紫家。那赃官就奇特啊,我这辈子没干啥功德儿,为何了局如此之好呢。那阎王就说了,因为你曾经写过一份奏章,要求朝廷不要增加盐税,全忘我心。单这一件事,就抵消了你全数的罪孽另有敷裕。那赃官说,但是,我那奏章朝廷也没准啊。阎王回道,朝廷如果准了,你下辈子就该封公封侯喽,又何止是投胎富朱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