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元振要行刺[第1页/共2页]

本着仇敌的仇敌就是朋友的原则,郭元振投奔了崔耕,厥后又率部跟着崔耕来到了岭南道。

“多谢王上。”

郭元振站起家来,单膝跪地,道:“请王上成全!”

“本来如此。”

他点了点头道:“提及来……这一万安西军,都是本王的拯救仇人哩。郭将军既有此意,本王定当将这些人妥当安设,使其暮年无冻馁之忧。”

郭元振面色一沉,道:“如何?越王不准?”

“那您是……”

“末将求您的第二件事,是消弭末将的兵权,将我部下的安西军,突破建制,并入您麾下的正规军中。就是有些人您看不上,让他们解甲归田也可。只要和岭南道其他官兵一碗水端平,末姑息毫无牢骚。”

崔耕实在也有近似的判定,沉吟了一会儿,道:“倒是也有你这么一说。但是,不管如何说,刺王杀驾,九死平生。郭将军,你真的决定如此做吗?”

郭元振道:“大要上看,此事和我姓郭的毫无关。但是,若越王千岁承诺了我后两件事,那就非常有关了。”

说到这个话题,崔耕还真有些理亏。郭元振之以是在天赋政变时反戈一击,就是因为阴差阳错之下,李隆基害死了他的私生女。

崔耕闻弦歌而知雅意,道:“你是想行刺李隆基?”

从某种意义上讲,郭元振闭幕军队,赴长安行刺李隆基,是被逼无法,不得不为了。

郭元振爱兵如子,不能不急将士们所急,忧将士们所忧。

“唉,越王您也莫乱猜了,末将这个要求,的确是诚恳实意。我这……我这是给部下的兄弟们一个归宿啊!”

郭元振道:“关于这点,越王更是不必担忧。如果之前,我运营在长安行刺李隆基,就是纯属送命。但是,现在分歧!”

崔耕只是不想大唐内战,却不是反对杀李隆基。以是,对郭元振的要求,也没甚么激烈反对的来由。

“我……我倒不是不准。”

“呃……”崔耕迷惑道:“那这件事,和我去长安除妖,到底有甚么干系呢?”

崔耕想想也是,这帮子安西精锐来岭南道时,乃是二三十岁正当年,无牵去挂。现在却四五十岁了,固然另有必然的战力,但是这个年纪,就必须为本身的后半辈子考虑了。

“嗯?有甚么分歧?”

“那里,越王千岁曲解了。没有,您拨给我安西军的粮饷,都是足额的,也没人用心剥削。”

“呃……那是本王部下有人说了甚么话,令郭将军感到委曲了?您说出个名字来,本王必然严加定罪,给您出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