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城府颇深,谋定而后动;李旦以诚待人,对人推心置腹,大有三国刘大耳朵之风。
崔耕细心一想,还真是这个事理。
李旦非常诚心肠道:“还请崔著作美言几句。”
随后,他一边强架住崔耕,一边使了一个眼色。
“唉,甚么锦衣玉食啊?”李隆基长叹一声,满面苦涩,道:“我等固然被封为王,但宫里哪个寺人宫女能瞧得起我们?至于吃穿用度么……我给您讲件事儿就明白了。有一次,我生日,想吃汤饼(面条),却一点面粉都找不着。多亏了老丈人王仁皎……”
好么,这回可不得了,李旦的宗子寿春郡王李成器,次子衡阳郡王李成义,巴陵郡王李范,中山郡王李业,齐齐跪倒在地,给崔耕磕了一个响头。
噗通~~
完整能够说,李旦这些年景了李显的挡箭牌。假定易地而处的话,现在筹办上位的,就是李旦了。
崔耕嘿嘿一阵嘲笑,道:“包涵?你那是要一箭双雕,同时要崔或人和庐陵王的命,即便我能谅解你。你觉得,庐陵王能谅解你?”
李显盯着崔耕的眼睛,道:“抓住李休的把柄,本王便能够威胁五姓七望,让他们全部支撑你为新的秘堂之主。这么大的权势,莫非你不动心?说实话,别说是你了,就是本王现在都感到难以割舍呢。”
“一个小小的五姓七望秘堂之主,能翻起甚么风波来?”
李旦当太子这些年,饱受武氏族人明枪暗箭的进犯,乃至两个妃子都是以而亡,此中包含李隆基的生身之母!
“是!”
李显道:“那却不然,你千万别把“小小”二字,放在秘堂的身上。对于秘堂,本王也略知一二。这个构造原是五姓七望在五胡乱华之时所立,初志是为家属保存火种。不过到了现在,秘堂早就跟它建立之初的主旨完整无关,生长为一个……怪物!”
“不错!现在五姓七望只能遵循传统,决定秘堂之主的人选,但却没法办理秘堂的详细事件,两边更像是合作干系,而非上下级。秘堂之主如果有本领的话,天然能把秘堂收伏的服服帖帖的。但如果,堂主不给力,秘堂就会自行其事。”
“买卖?甚么买卖?”
李旦眉头微皱,缓缓道:“也不能说完整无用,实在……我是想用这个功绩,和崔著作以及皇兄做一个买卖。”
出了太子府,崔耕连家都没回,直接拜访了庐陵王李显,将李旦的意义说了一遍。
闻听此言,崔耕还真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