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从天而降,遁地而来[第2页/共5页]

包含最奸刁的白彦虎,都对展东禄的“表态”信觉得真——没有人想的到,这番谈吐,不过是官军的“慢敌之计”。

古牧地之役,叛匪固然具有一万六千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此中的一半,是妥得璘的降人,不但毫无战意,白彦虎还得抽出人手,防着这批降人反叛,所谓一万六千的兵力,实在得打个半数。

他的判定非常精确。当天,托克逊的海古拉,便派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马队,前来声援达坂城,轩军骑虎帐半路截击,托克逊的救兵大溃,丢下了两百多具尸身,狼狈逃回了托克逊,轩军的马队,追到托克逊城下,在射程以外,耀武扬威一番,吼怒而去。

轩兵工兵搭的便桥,是在美国亚特兰大的时候,在谢尔曼的工兵的指导下,练熟了的技术。

展东禄在奏折中说,“是夜初鼓,衔枚疾走。乘贼不觉,径趋达坂,期以五鼓会合城下,立合锁围,杜贼窜逸”,这个打算,完美的实现了。

本来,叛匪方面,上自阿古柏、下至白彦虎,都是有自傲能够守住托克逊、吐鲁番一线的。

官军“从天而降”,对叛匪的心机打击实在太大,加上得知救兵断绝,达坂城的守军,还没有和官军正式见仗,便落空了死守的信心,爱伊得尔呼里和部下商讨以后,决定连夜突围南逃。

这三万三千人就分歧了,大部分都是喀什噶尔的兵,战力如何先不说,起码,不会呈现红庙子一役时的荒唐局面:枪声一响,掉头便跑,相互冲撞,乱作一团。

当然,这个格式,同那片池沼地不无干系——池沼地上,如何设置堡寨?如果堡寨再往北设,当然能够避开池沼地。但是,堡寨的人,如何通过池沼地,和达坂城联络?达坂城又如何通过池沼地。给堡寨运送给养子药呢?

展东禄正想下达总攻的号令,达坂城内,俄然传出一声巨响,接着一声又是一声,连缀不竭,一时候山崩地裂,烈焰冲天。

这个动机一起,便有恃无恐了。

这一轮射击,没给官军形成任何丧失,官军都躲在堑壕内,安温馨静的,等候着进犯号令的下达。

除非官军有本领把池沼里的水排干了——这几近是不成能的,就算官军做到了,那也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再者说了,真排干了,也没有甚么所谓——俺们能够再放水啊!

乌鲁木齐那边儿传过来的动静,更加叫叛匪的头子们放下了心。

官军乘势建议进犯,毫不吃力的便突入城中,悄悄松松的霸占了这座叛匪自发得“固若金汤”的达坂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