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宗如果和哪个宫人有染,轻一点儿叫做“逾距”,重一点儿叫做“宫禁崩坏”,彼时主持后宫的母后皇太后,就要担责“宫闱不肃”;而如果和穆宗“有染”的,是个小寺人,那么,穆宗的行动,顶多叫做“混闹”,和大端方扯不上甚么干系——如是,母后皇太后就不必担责“宫闱不肃”了。
“是!”
归正,我是想不出来的。
潜台词就是:我是无辜的,你倒是……“罪有应得”的。
今儿的午膳,两宫皇太后还是在一块儿传,十个月来,两宫皇太后第一次见面,第一次一块儿传膳。
“啊……”
总不成……
想到这儿,慈禧的心跳,不由的加快了——她是个天禀极高的女子,关卓凡“筹算如何做”,已经模糊猜到几分了。
这么做,慈禧对穆宗不是没有歉疚的,但是,儿子到底已经去了,并且,他是男人,男女有别——男人的“名节”,又不在这些事情上头!
可惜啊,他目睹就不是我的男人了!
此案经手之人,非论太医,还是侍卫,个个讳莫如深,有人旁敲侧击的问起,或者王顾摆布而言他,或者只“嘿嘿”,不说话——总之,一个有效的字儿也不说。
“回太后,”关卓凡缓缓说道,“‘杨梅’过人,当然可由男女交合,但是,龙阳之癖,断袖之好,普通的能够感染‘杨梅’。”
慈禧不由惊诧,脸儿微微的红了,话说的也有些吃力了:“男人和男人……‘杨梅’,呃,这个……真能……如此吗?”
然后,若明若暗的动静传了出来:阿谁谁谁谁,被查了出来,身染“邪毒”……甚么“邪毒”?哎,就是送了穆宗天子弃世……呃不,宾天的那种啊!
哎哟喂,本来是这么回事儿!
“‘验身’,”她的语气微带迷惑,“是没有查寺人——又如何呢?”
传膳的时候,慈禧想,这会不会是姐儿俩最后一次一块儿传膳呢?
再说,我自个儿长着嘴,长着眼睛,也会问人,也会查书。
某个小寺人,俄然被抓了起来,事由不明。几天以后,此人被送出宫去,今后以后,人间蒸发,再没有人晓得,他去了那里,是死是活?
筹办起来,非常简朴:
“啊……对……”
另有,既然禄儿的“邪毒”,自另一个男人而来,则这个男人,必然也要找了出来。但是,实际上,世上并不存在这么小我,去哪儿找呢?又得再去栽赃一个——或者侍卫、或者苏拉,战线愈拉愈长,缝隙愈来愈多,一不谨慎,事儿就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