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幡然醒悟日,穷途末路人[第2页/共4页]

听众们都是一脸的不测。

顿了一顿,“以是,一样是兵变,阮福洪楫的了局,就比阮福洪保、阮福膺导父子好的太多了――处罚不过‘闭门读书’罢了,连爵位都没有削掉。”

顿了一顿,神采凝重,“就在我出发返国之前,接到动静:潘清简服毒他杀了。”

关卓凡点了点头,“是。”

“但是,已经煮熟了的鸭子,法国人岂肯让它飞了?潘清简必定徒费口舌。次年,换约完成,《壬戌和约》见效。”

“越南的洋务,”郭嵩焘叹道,“想来浅尝即止,未有觉得继,终究不了了之。唉,若能一以贯之,二十几年下来,何愁国不富、兵不强?又何至于弄到明天割地赔款、国度残破的局面?”

唐景崧晓得听众们的不解,说道:“换一小我,必然不会他杀;但是,潘清简分歧,他是……千夫所指,他……唉,走到了穷途末路了!”

“有,不过实在不算多。真正如琢公所言‘脑筋复苏、幡然憬悟’者,约莫只要一个潘清简。”

再想到穆宗毅天子就是因为罹患“天花”崩逝的,就更感慨了!――二十几年前,越南的国王,就替王子、王女们种“牛痘”了!

*(未完待续。)

关卓凡悄悄咳嗽了一声,说道:“我记得,辛酉政变以后,穆宗毅天子奉两宫回銮,都城里,就很有一些群情,说抚局虽成,但是,亏损太多!刺耳些的,就说‘丧权辱国’,骂恭亲王‘鬼子六’、‘汉奸’甚么的,亦不乏其人――”

世人相互以目:没想到,越南的洋务起始,竟比中国早了整整二十几年!

“不去说宗室了,”曹毓瑛说道,“局面废弛至此,宗室以外,越南朝廷重臣当中,就没有脑筋复苏、幡然憬悟的?”

听众们心想,就算谈不拢,失地的任务,仿佛也不能由主持构和的人来卖力呀?这个……用不着他杀呀!

“维卿,”曹毓瑛说道,“这是你第二次为潘清简‘可惜’了。”

“慷概激昂,口舌便宜,哪个不会?但是,于大局何尝有一丝一毫之补益?打了败仗,要做的,不是梗着脖子不赖帐――不认成吗?不认就没打过败仗?不认人家就放过你了?哼,这和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又有甚么辨别?”

“本来,潘清简的官声是极好的,他不但廉洁勤能,朴重敢言,更是士林魁首――嗯,潘清简在越南士林的职位,和倭文端在中国士林的职位,相差仿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