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达坂城天险一失,海古拉守住托克逊、吐鲁番的信心,也跟着丢了个干清干净,并且,他比白彦虎更清楚自家的家底儿,晓得老爹阿古柏已经拿出了棺材本儿,不会再有甚么“援”来了。
目睹“西征”的日期近了,胡里伯克一咬牙,一顿脚,决定铤而走险了。
在阿古柏的打算中,胡里伯克并不“随征”,而是留守喀什噶尔。目下,阿古柏的嫡派军队,还剩下两支,一支在喀什噶尔大本营,一支在喀喇沙尔的海古拉手上。如果阿古柏“西征”,天然要把留在喀什噶尔的这支军队带走,那么胡里伯克这个“留守”,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了。
胡里伯克先是委宛进谏,但愿老爹能够转意转意,撤销“西征”的打算,但是,却被阿古柏骂了个狗血淋头。
海古拉说,托克逊城池虽坚,但无险可据,不宜流连,俺要“转进”喀喇沙尔,天时酷热,想来连番大战以后,中国军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长途行军,翻越博罗图山,打击喀喇沙尔。这个,这个,嗯,待俺抓住这段贵重的机会,重整旗鼓,再回过甚来,狠狠的经验中国人!
胡里伯克是这么想的:我跟老二一贯不睦,就算你传位给我,我手上没兵,也坐不住“太子”的位子,何况你个老不死的底子就不要传位给我!真这么着了,我不就是老二案板上的肉了吗?
这……真恰是旧事重演了。
胡里伯克发丧,宣布“埃米尔”病重驾崩,遗命宗子胡里伯克接位。
白彦虎目下的这个“总督”,是“乌鲁木齐总督”,乌鲁木齐丢了,“总督”的头衔,倒还没有丢。
至于这三分之一的军队,再加上白彦虎本身收拢的残部,能不能挡得住中国人,就管不了那么多喽。
阿古柏**出身,歌舞俱佳,有一把极清澈的嗓子,临死前喊叫的“胸闷”、“口渴”、“肚子疼”,远远的传出了房门,宫内的很多人都听到了。动静传到喀喇沙尔,海古拉当即公布檄文,痛斥胡里伯克弑父,宣称他海古拉才是“圣心默定”的储君,接着,宣布回师喀什噶尔,“讨伐枭逆”。
究竟上,海古拉对峙回师“讨伐枭逆”,除了争夺王位以外,另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启事――躲开中国人。
他说的唇焦舌敝,终是无用,海古拉是盘算主张要归去打内战的了。
“喀喇沙尔不敷虑!”海古拉打断了他的话,“不是另有你白总督嘛!白彦虎,我命你兼署喀喇沙尔总督,我走以后,卖力喀喇沙尔统统军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