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纵横天下[第2页/共4页]

“至于工程的款项,”他转向文祥,“博川,你方才用了‘即便’二字,可见,对这笔钜数是否能够定时到位,还是心存疑虑的――”

“我拍胸脯――‘京乌线’必然能够定时完工!工程的进度,必然不会受累于资金之不能及时、如数到位!”

“阿勒楚喀和黑龙江,”曹毓瑛紧盯着舆图,目光炯炯,“不过一江之隔,如果我们的铁路修到了这儿――”

“‘京汉线’、‘京沪线’,别离南展――‘京汉线’南展至广州,‘京沪线’南展至福州。”

“这个‘本’,就是美国的承平洋铁路。”

“承平洋铁路全长三千余千米,不比我们的‘京乌线’更短;工程的难度,实话实说,较之‘京乌线’,有过之而无不及!”

“弥补一点,”关卓凡说道,“我方才说了,‘三横’主责‘互联、互通’,不过,这个‘互联、互通’,并不是仅仅将两条‘大线’连了起来就好,还要尽量照顾到沿途的地区,比方‘南横’,长沙、贵溪之间,有一个南昌,‘南横’要么颠末南昌,要么干脆先将南昌和长沙连了起来,然后,从……嗯,且称之为‘南长线’吧――引一条支线出来,联通贵溪。”

“承平洋铁路一八六三年、亦即同治二年完工,迄今五年,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工程――特别是最艰巨的内华达山那一段,经已打通了!”

关卓凡浅笑着摆了摆手,“实在,我晓得,这不是博川一小我的疑虑,琢如、星叔、筠仙三位,约莫也是人同此心的。这不能怪你们――我既然临时不能把‘底牌’翻开来给你们看,你们内心没有底儿,是再普通不过的了!”

海州,即后代之连云港。

几位雄师机,一边听着轩亲王洋洋洒洒,一边不错眼的盯着舆图,同时在脑海中尽力摆设:二期工程的“三纵、三横”,一期工程的“两纵、两横”,再加上“京乌线”,一条一条,形状光鲜,仿佛游龙――中国铁路网的骨干架构,呼之欲出了!

更何况,“京乌线”通车之日,就是对俄开战、光复故乡之时!

洪绪元年、洪绪二年、洪绪三年……听在耳中,几位雄师机,都有种模糊的、莫名非常感受。

“不过,王爷,”文祥叹了口气,“说回到‘西北一盘棋’,我多少还是有一点杞人之忧的――‘京乌线’的工程,何其浩大维艰?一样的里程,工程的进度,总要比本地的线路,慢一些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