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同志们好![第1页/共3页]

朝珠、笔砚等文绮珍玩,算是例行公事,没有甚么太出奇的;较为惹人谛视标,是“赏穿带素貂褂”――凡是环境下,这是王公亲贵才有的光荣。

两个“部委”,由上而下,都事前打了号召:见到轩亲王,站起家来,昂首请安便可,不要上前存候,更不要行大礼,不然,多少司官佐吏,此去彼来,甚么端庄差使,都不消办了;如果一拥而上,那更加是乱了套了。

“再说‘会堂硕望’,‘会堂’者,天然是指‘习会堂’,这是说曾涤生的经学,成就精深,卓然有成,足以嘉惠后学――这是‘立言’。”

“那得看‘元辅休戚’、‘会堂硕望’、‘德侔厚载’、‘夙延庭诰’――曾涤生是否皆居之不疑喽!”

名是“御书”,实在不是洪绪天子的亲笔――不美意义,洪绪天子的法书,不过童蒙水准,远远不到能够“御书匾额”的程度,这四块匾,实在是“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的翰林们的代笔。

轩亲王由文中堂陪着――文祥兼着“外务部协办大臣”的差,到了东堂子胡同,外务部尚书钱鼎铭已率侍郎以下一众初级官员在大门外驱逐,行过国礼,迎入大门。

……

两桩差使,性子实在是一样的:并没有甚么详细的事项要办,就是那套年关岁晚、“中心带领到临指导事情、看望慰劳泛博一线事情职员”的把戏,这一套嗑,《乱清》的读者在电视上看很多了,毫不希奇。

郭嵩焘未入军机之前,关卓凡是参谋委员会“管部”的雄师机;郭嵩焘入直军机以后,参谋委员会“管部”的雄师机,名义上天然就换成了郭主委本身,不过,关卓凡于参谋委员会的角色,并没有甚么本色性的窜改。

“我晓得老兄的意义――‘曾贤人’?”

陛见、陛辞,前后紧连在一起,这是极少见的景象。

“恐怕不止于‘宣诏官’之一端――传闻,昨儿个,曾涤生到朝内北小街,和轩亲王竟一夕之长谈,就是不晓得谈了些甚么?”

这四方匾额是:“元辅休戚”、“会堂硕望”、“德侔厚载”、“夙延庭诰”。

而后,外务部的官员,无分职位级别,见到轩亲王,“昂首请安”便可了。

不过,不希奇的是二十一世纪,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轩亲王此举,但是一等一的希奇!

“你是说……”

这些都罢了,真正“逾格”的是赐御书匾额――御书匾额本身不希奇,可一次过赐御书匾额四方,就是向来没有过的事情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