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不可问,不可问![第1页/共3页]

对于亲贵和身上有“内廷行走”差使的人来讲,收支内廷,固然不算希奇,但是,宁寿宫却也是第一回出去——自“千叟宴”以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宁寿宫一向没派过甚么端庄用处,是以,大伙儿就没机遇出来——下一回,不晓得要比及甚么时候了。

对于插手典礼的大多数人来讲,另有一样事情,约莫也是“空前绝后”的——进入内廷。

同治六年,十仲春二十八号,慈安、慈禧皇太后的“撤帘大典”,于紫禁城宁寿宫皇极殿正式停止。

今儿的天儿,固然半晴半阴的,比不得今上即位大典那天的碧空万里,不过,也算过的去了,起码,没雪沒雨,风也不算太大。

这个花腔,二十四史不载,完整出自轩亲王一人之脑洞,但是,没弊端啊,亲贵重臣,翰詹科道,从上到下,没有一小我对此表示贰言,反而有很多报酬之津津乐道,都说,真乃“嘉话一段”,足以“垂范天下,仪型后代”。

入皇极门,御道两旁,陈列吾仗、立瓜、卧瓜……间以五色龙凤旗。

宁寿门前,陈列黄直柄花伞、红直柄瑞草伞、青黑直柄九凤伞。

两宫皇太后是同时自寝宫起驾的,她们两位,固然一个住东六宫,一个住西六宫,不过,钟粹宫到宁寿宫的间隔,同长春宫到宁寿宫的间隔,相差并不大,加上抬舆的寺人,略略调剂和节制步速,成果,两宫銮驾同时解缆,同时达到,几近分秒不差。

不久以后,便听得“吃——吃——”的喝道之声,由远而近。

相干人等都记得很清楚,乾清宫的殿前露台,一上丹陛,御道两侧,各设铜鼎炉一对;露台东南角设日晷,西南角设嘉量;露台摆布两侧,各设铜龟、铜鹤一对——皇极殿这儿,如法炮制,鼎炉、日晷、嘉量、铜龟、铜鹤,一样很多,连摆放的位置,都是和乾清宫的一模一样。

对于这个典礼,几近统统躬逢其盛的人,都留下了极深切的印象。

进入紫禁城并不希奇,内阁、外务府、军机处都在紫禁城内,很多官员都要和这几个衙门打交道,但是,那是“外朝”,不是“内廷”,除了亲贵和少数身上有“内廷行走”差使的,普通的官员,是一辈子也没有进入“内廷”的机遇的。

“金鼓铙歌大乐”并不是皇太后的仪仗,而是“法驾卤簿”的一部分——就是说,是天子的仪仗。

这是因为,这个“撤帘大典”,不比即位、万寿、除夕,真正叫“史无前例”,真正叫“空前绝后”——之前没有,今后应当也不会再有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