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八八章 告万国书[第1页/共3页]

想了一会儿,想明白了:

*

中国境内,既然没有合适的目标,那么,就只能在越南挑选抨击的工具了。

我何能再目法兰西为文明国度?

中国人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儿,颇在预期以外;而他们何故转了这么个大弯儿,也想不大明白,是以,就有些蒙圈儿了。

法国在中国的军事存在,主如果停靠于天津、上海、广州三地的兵舰,但是,这些兵舰——包含“基隆事件”中的“班师号”、“梭尼号”——都已南下越南了,剩下的,只要公使馆、领事馆的少量卫兵。

飞骑四出,文祥、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四位雄师机,以及外务部尚书钱鼎铭,受命入宫军机处集会。

故此昭告万国,并警告法兰西国:基隆之怨,吾其必修!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勿谓言之不预!

呃——

那么,这个决计,是来自于已经做好了大打的筹办呢?还是仅仅因为“基隆事件”太卑劣了,忍无可忍,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来了份《告万国书》?

则文、曹、许、郭、钱五位尚未入宫,集会尚未正式停止,便已向外界通报出一个极其激烈的信号——是次集会,大非平常!

法方变本加厉,以两条兵舰、一条运兵船,总计一千一百余兵力,再次突入红河,对外,犹以“科学考查”之名义为幌——天底下岂有如此怪诞之“科学考查”?法人视万国当局、视天下人等皆为牙牙学语之稚童乎?

公告天下,咸使知闻。

不管如何,中国人不至于进犯交际目标吧!

想到这里,博罗内心中一动,暗叫不妙——

彼时,宫门下钥已过了两个半时候,非论宫里、宫外,都过了上床睡觉的点儿,此时外臣入宫集会,前所未有,独一一次例外,就是替穆宗“叩喜”那一次,不过,那一次,只是亲贵重臣奉诏夤夜入宫,“叩喜”以后,大伙儿呼应轩亲王的建议,出宫以后,至朝内北小街后花圃芙蓉榭“略坐”——座中论及的,固然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情,但究其竟,并不算真正的“集会”。

下值以后,几位雄师机——偶然候,也会加上1、两位别的重臣——凑在一起,商讨国事,亦平常之事,不过,第一,从没有晚到戌正时分的;第二,地点都是在军机工头的家里——之前是凤翔胡同,现在是朝内北小街,从没有宫门下钥以后,再重聚于军机处的。

按理来讲看,博罗内该欢畅——他这个代理驻华公使,虽身为交际官,实在倒是最倔强的主战派,一向不遗余力的鞭策巴黎对华宣战,这份《告万国书》,言辞狠恶,不留余地,特别是内里有“修怨”、“不承认《壬戌和约》有效性”乃至“要求法国撤出越南”的内容,则巴黎看到了,战役便绝对不成制止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