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吾得之矣!吾得之矣![第2页/共4页]

萨摩藩会重蹈长州藩的复辙吗?

“一次长州挞伐”,长州藩认怂,得了个“长州处罚”,几个家老把任务担了下来,切腹赔罪,也就算了,藩主根基没啥事儿。

长州藩的毛利氏,对于“倒幕”,兴趣实在也不是很大――这一层,长州毛利、萨摩岛津,大抵仿佛,究竟上,论及“倒幕”的兴趣,毛利氏较之岛津氏,更小些也说不定。

前头说过,对于大清,大久保利通还是顾忌的――不然也不能专挑大清忙于对法开战、得空东顾的时候发难,还将明如上人推到前头替本身挡箭――大久保利通如同此,岛津久光就更加不必说了。

岛津久光先生,您千万想不到,您带领的“反动”,到头来,革了自个儿的命吧?

如果没有“幕府”了,在新当局中,萨摩藩――岛津氏,到底扮演一个甚么角色呢?

“倒幕”胜利,岛津氏能够取德川氏而代之、建立“岛津幕府”吗?

到时候,清国独一能做的,就是接管幕府下台的究竟了。

不就是“一次长州挞伐”没有外来干与,“二次长州挞伐”清国插手了嘛!

一,萨摩藩和岛津氏并不能从“倒幕”中获得甚么本色性的收益,或者说,风险和收益的比例是严峻失衡的。

*

即,各藩藩主将治下的地盘、人丁“偿还”天皇,也即――交出政权,然后,领个“华族”的空头衔,去做寓公。

岛津久光先生,您同德川庆喜先生两位,才真恰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呢!

如果庞大的风险能够带来庞大的回报,也罢了,题目是,如此行险,对于萨摩藩来讲,到底有甚么好处?

“倒幕维新”的大戏,是悲喜交集的大戏,此中,真正的悲剧角色,不是被赶下台的德川氏,而是作为“倒幕”主力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等藩的藩主。

这几年,萨摩藩整军经武,当然很有成绩,但是,并不敢百分百包管,必然打得过阿谁轩军啊!

吾得之矣!吾得之矣!

目下,萨摩藩也呈现了这类趋势,“倒幕”还是不“倒幕”,真正说了算的,已经不是藩主了,而是大久保利通、西乡从道等一班出身下级军人的重臣了。

仿佛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踱了两个来回,站住了,在心中长长一声感慨:这个女人,真正不愧“幕末第一奇女子”之谓啊!

嗯,就像清国固然输给了英、法,但是,掉过甚来,就把洪杨给敉平了――那也是“新败之余”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