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话,还是藩国林立,日本如何“同一”呢?
“尔父子”必觉得天朝目下正在对法用兵,若行“二次长州挞伐故事”,必“左支而右绌”,是以,只能眼睁睁看着“海左颠覆”而“徒呼荷荷”吧?
做你们的清秋大梦吧!
对了,北宁一役的详情,“尔父子之故交田君”,将去信“尔之部曲大久保某”,届时,“尔父子”能够索来一观,想一想,中法之争,最后的胜者,到底会是哪个?
就是说——“大政偿还”以后,就该“偿还版籍”了!
日本对中国来讲,在大海之东,是以曰“海左”。
哼!欧洲“将有大事”,真正“左支右绌”的,是你们倚为背景的法兰西!
“咸丰之季,中国积弱”,但在应对英法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洪杨的用兵;“英法事了,不旋踵间,洪杨之乱,即告敉平”——那种时候,天朝都没“左支右绌”,现在的国力,倍于彼时,我倒“左支右绌”了?
“尔父子”或问:我为大久保某等之主君,而忠义乃军人之最本分——
嘿!大久保某等,自下定决计“倒幕”,就不再以“尔父子”为主君了!其尽忠的工具,已经窜改了!
*
第二,以萨摩“弹丸之细”,面对中、法,“尔父子”做的成渔翁吗?!
不过,“尔父子”想的明白也好,想不明白也好,对我来讲,都无所谓了!
“尔父子”目下之作为,已经不是“为别人作嫁衣裳”了——底子是在“养中山狼”了!
“尔父子”打的算盘,不过“渔翁得利”——这是把中、法当作蚌、鹤了!请“尔父子”好好儿的看看舆图,再“揽鉴自照”:
接下来:“噫!世上竟真有如尔父子之无目者也!”
“尔父子”虽愚妄,但亦非木石,对此,莫非竟一无所感?
不然的话,“幕藩体制”稳定,“倒幕”所为何来呢?
但是,毛利敬亲受了一班臣下的裹挟,身不由己,走上了“倒幕”的不归路,终究身故藩灭,祖宗留下的数百年基业,一朝尽没。
不自量力!
“尔父子”如若不信,可咨之于大久保某,看看萨摩藩的“第一重臣”,对于以上各种,如何譬讲?
言尽于此!
日本两百多个藩国,两百多个藩主,明白人老是比胡涂人多,过几天,天皇陛下将会下诏,将这些事理,向整日本“纶音广布”,你们不是要“大政偿还”吗?且先“恭聆圣训”吧!